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孝贤楷模----于荣阳

5
回复
265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4 18: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孝贤楷模----于荣阳
8 p- L- A) Z, [7 ^' |
3 v- Z- `( X' r; x7 y% C5 R10月16日上午,在美丽的嵩山脚下,1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孝贤模范接受了社会对他们的礼赞,成为第七届“全国十佳孝贤”。今年6月份出席中国少先队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登封市平民典型于荣阳也名列其中。
- W% ~) \* g) O1 ]/ s2 J“全国十佳孝贤”评选活动从2004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举办六届,评出孝贤楷模六十名。
' |5 S$ p7 @& `! n( w第七届“全国十佳孝贤”分别是:
5 n- T  t4 y' l
来自北京市东城区为上千位世界各地艺术家举办展览近百次的娄德平;
0 l  u4 ^6 G+ a3 j- o& I# k精心待奉父母、公婆,在学校开展赏识教育,曾获“全国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的黑龙江省的马术芹;
$ f2 g- [: J6 i$ |曾受国务院表彰,退休后仍义务传授地震预测经验的辽宁省海域市姜成田;
6 D# n+ k( r' {' M' D# ~- O- O义务成立老年活动中心,为本村及邻村190个老人安 “家”,十多年以各种形式不间断帮助弱势群体的河南省汤阳县原新河;/ \/ K% N4 c! v9 }- |) L
六岁时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瘫痪父亲,与父亲相依为命,仍租房求学,出席中国少先队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登封市颍阳镇的于荣阳;
2 I- H2 Z4 T! n; d  c, C二十八年来无微不至地照顾本村两位没有血缘亲情的孤寡老人的山东省沾化县的付振英;4 }7 Z5 h6 K. R% F* _
向社会公益事业捐款30多万元,保护和传承“送王船”民俗文化的福建省厦门市吕笃卿;
$ ]" y2 J# D% Y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组织参与宗亲联谊活动百余次,为海峡两岸和中韩文化商贸交流架友谊桥的福建省龙海市的卢德勇;# Z2 M$ f  L6 G3 f* ]) t% L
热心弘扬孝道文化,自筹资金印刷30余万册《弟子规》,全国免费结缘、宣讲,来自广东省陆丰市的林美田;
* u: k6 q6 w- X/ S父亲患病时精心侍奉,父亲去世后顺从母命到大陆艰苦创业,在企业至爱同仁,使企业稳健发展的台北市康彰琪。
# d: n" w: c1 U, h5 Z/ \1 S ! b, ?) X/ L% d/ h- w

1 D7 V5 ]4 X$ g
7 r$ f* ]! f: u" A转载----登封网
6 @) B8 l6 p' p3 z# v  G4 N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18: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荣阳: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0 {% ]+ W2 r5 c' v' w' y
今年的“六一”,对登封市颍阳初中八六班学生于荣阳来说,“是这辈子都难忘的”。作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 A$ ?4 [4 A5 E- y4 d# D9 Y  嫩肩撑起一个家
" S/ Q, X/ Y; W, G, j4 e+ j+ D4 o  13岁,对于多数孩子,是还可以在父母跟前撒娇的年纪。然而,于荣阳却要在这个年纪,用稚嫩的肩膀支撑起一个家。) a( V; p, L  L: {8 U
  8年前,于荣阳的父亲在外打工发生事故,腰部以下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年迈的奶奶终日奔波操劳,3年前突然病故;母亲则远嫁他乡。
# e2 d# x& ^8 o5 u  从那时起,只有10岁的于荣阳一边上学,一边独自照料父亲。白天,当一起放学的小伙伴们回到家,热腾腾的饭菜端到面前时,他正在帮父亲大小便、擦拭身子,然后还要做饭。晚上,等父亲就寝入睡后,他要先打扫卫生、清洗衣被,然后才能在昏黄的灯光下写作业。* ]8 [% ~  ^+ `" F+ @7 j
  带着父亲去上学
9 f! k7 a7 e7 d: s  2008年8月,于荣阳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上颍阳初中。父亲怕自己成为儿子的累赘,一连几天情绪低落。于荣阳什么也没有说,“安排”停当了一切:先借住亲戚的一间没有房顶的破屋,后租住汽修厂门卫一侧的石棉瓦小屋。就这样,带着父亲,于荣阳开始了新的生活。9 w5 m  x$ k- B4 _2 f
  每天凌晨4点,于荣阳起床帮助父亲穿衣,然后做饭,5点多钟就要往学校赶。中午,他匆忙回来,料理午饭,给父亲翻身、按摩,然后再去上学。晚上,除了做饭、洗衣服,他还要给父亲烤电、上药。什么时候回家锄地,哪天的天气适合用那辆由废旧的自行车改装成的轮椅推父亲晒太阳,都是让这个年幼的孩子挂心的事。9 h2 g4 n, `. L0 O7 S- v
  “上了大学,也要带着俺爸!”
5 e4 y+ O# H* C# b+ B- c. d8 N  父子俩没有任何积蓄,只能靠低保和几亩薄田艰难度日,每顿饭几乎都是小米汤配咸菜。到了节假日,于荣阳从街上捡拾一些饮料瓶、废纸,卖废品贴补家用。就是在这样异常艰苦的环境里,于荣阳铸就了做事认真、绝不向困难低头的意志,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排在前列。
$ i2 b+ X3 n4 u  D8 ~% g( i9 R  “读高中时,就带俺爸住到城里去,将来上了大学,也要带着俺爸——无论到哪儿,都要带着俺爸。”这是一个13岁的男子汉对未来的憧憬和承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18: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荣阳:带着瘫痪爸爸上学的好少年
. b6 Q: r- V. S+ E2 [13岁,还是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年龄。然而,河南郑州登封市颍阳初中七年级男生于荣阳,却过着和同龄人完全不一样的日常生活。他既要上学读书,又要独自照顾瘫痪在床的爸爸,承担所有的家务。从上中学那天起,为了做到学习和照顾爸爸两不误,他毅然带着爸爸去上学。
6 D- {, g+ j4 O# k% p9 F, B( n) Q/ e$ I( g, m, K0 i( W, q$ m
于荣阳为下肢瘫痪的父亲穿鞋
  ]( N% m1 M: d3 _% P
于荣阳为下肢瘫痪的父亲穿鞋
- W4 p2 ?% n# ]& ~
  11岁——撑起破碎的家
4 p  R7 j6 v! ?9 m  于荣阳1996年出生在登封市颍阳镇的一个农民家庭。6岁那年,爸爸在外地煤矿打工时发生事故,被砸断了脊椎,造成腰以下瘫痪,失去生活自理能力。11岁时,为整个家庭操劳了一辈子的奶奶撒手人寰。不堪重负的妈妈便抛夫别子,远嫁他乡。这个四口之家,就剩下正在上小学的于荣阳和卧床的爸爸。
+ c6 o, s( k$ x6 D6 y- q  今后的日子怎么过?躺在床上的爸爸望着泪眼汪汪的小荣阳,只能陪着流泪。小荣阳见到爸爸伤心的样子,突然一下子像长大似的,一边替爸爸擦眼泪,一边坚定地说:“爸,我能照顾你,我来养活你……”就这样,小荣阳在坚持上学的同时,尽全力服侍好爸爸。从此以后,他的第一任务是照顾好爸爸。每天起床后,先是帮爸爸翻身、换尿垫和擦拭身体,再收拾屋子,然后做早饭。学校离家有几里地,每天中午,不管刮风下雨,他都是一路小跑,赶回家伺候爸爸吃午饭。好心的邻居见爷俩可怜,时不时给点粮食和衣物接济他们。学校的老师也时常鼓励和帮助这个孝顺好学的孩子。1 I. f( _  L9 ]
  13岁——带着爸爸去上学; F* I7 C5 R/ K7 ?1 |
  2008年7月,小荣阳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考上了颍阳初中。他的家离颍阳镇6公里,而且,学校要求学生寄宿。自己去了学校,爸爸怎么办?虽然爸爸同意自己一个人在家,周围的邻居也答应帮忙,但小荣阳却放心不下。他打定主意: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带着爸爸去上学。
* l% e# O2 }. P( s4 C: N  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父子俩租住进学校附近一处废弃的汽车修理厂。在不到六平方米的简易房间里,小荣阳坚持每天早上5点钟前就起床,像往日一样为爸爸料理个人卫生,然后烧水做饭。早饭时他常常让爸爸先吃,想让爸爸多吃点。因为这里没有邻居帮忙,他要为爸爸准备一些应急的需要,有时还必须出门买菜买粮。在爸爸的催促下,他才匆匆去上学。午餐时间,他赶紧回到爸爸身边,安排午饭、帮爸爸翻身。晚上,小荣阳的事更多,除了做饭、洗衣,他还要给爸爸说说自己知道的事情,陪爸爸聊聊天,边聊天边给爸爸烤电、上药,同时要考虑明天的生活。什么时候回家锄地等农活,他也一直放在心上。若碰上天气好的星期天或节假日,他还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把父亲抬上一辆由废旧自行车改装成的轮椅,推到屋外晒晒太阳,呼吸一些新鲜空气。
; I* W( t0 A/ `3 j1 K7 Y+ l  为了让爸爸有一个好心情,2009年春节前夕,小荣阳极力劝爸爸同他回原来的家过年。他说:“咱有两个家,但过年时还是应该回老家。”他们回到老家后,小荣阳立即挑水、收拾屋子,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随后,他在家门口贴上红红的对联,还放了一挂鞭炮,让爸爸觉得真像个过年的样子,也逗得邻居们乐不可支。
0 [) }5 y% g* o+ I0 M) o! c- s
他想——将来上大学也要带着爸爸; E8 h9 }  S+ N$ B) U
  小荣阳虽然觉得有些劳累,但逐步适应了眼前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于荣阳的爸爸获得了一份“低保”,学校也对小荣阳实行了“两免一补”,尽管钱不多,他们父子俩得以维持基本生活。不过,为了给爸爸增加些营养,小荣阳还得另想办法。于是,他常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附近捡拾塑料瓶和废纸,换一些零花钱。对于小荣阳的困难,周围许多好心人纷纷奉献爱心,捐助一些钱物。他的同学还送给他有关书籍和学习用品。家里的一台电扇也是好心人送来的,并且还给他爸爸捐助了新轮椅。
. L- v  c0 m) E0 n6 m% B, R% a2 g小荣阳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让爸爸有一个过得去的晚年。因此,他在照顾好爸爸的同时,学习十分刻苦努力,学习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尤其是数学,最近一次考试得了116分,离满分只差4分。他十分憧憬自己的未来,盘算着到读高中时就带爸爸住到城里去。将来,他还打算要带着爸爸去上大学,反正是自己无论到哪儿,都要把爸爸带到哪儿。
) T" R  V- g9 P0 ~  于荣阳带着瘫痪爸爸上学和自强不息、勤奋学习的的事迹,深受当地群众好评,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登封市有关领导带领市教育、团委、残联、颍阳镇政府等单位的负责人,登门看望和慰问小荣阳父子。登封市关工委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报告会,播放录像,介绍小荣阳的事迹,宣传他敬老、自强的情况。他的同学和社会上很多人都为小荣阳孝老敬长的崇高品德和自强自立的精神所感动,郑州市、登封市相继发出通知,号召大家向孝顺、懂事的好少年于荣阳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18: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描述:

在河南省登封颍阳镇13岁的男孩于荣阳与瘫痪父亲相依为命,在一汽车修理厂用石棉瓦搭建的简易房里生活。家庭的不幸,生活的变故,没有让父子绝望,爷俩不抛弃不放弃,13岁的男孩于荣阳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瘫痪父亲。生活仅靠父亲每月的低保46块钱和于荣阳学校的生活补贴费养家糊口生活。于荣阳说:“将来一定要上大学,只有上了大学才会有工作,能挣钱就有能力照顾爸爸了。走到哪里把父亲带到哪里。”

发表于 2010-11-15 10: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有黄香,今有于荣阳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3: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老五 于 2010-11-15 01:29 PM 编辑
" @& `% p# B; l- @
5 X1 W' K) W* R& ?+ S回复 5# 于永浩 ( ?0 o* t9 |! R. j+ F
" J9 Q; h; ]' m" l: L" @
古有黄家之香,今有于氏荣阳...+ o0 z+ G" t4 H6 E# H
天下无双,
1 E* g- N: q/ \6 y/ z江夏黄香;
9 t0 i( B% X6 Z; ?7 U% ?9 T  k5 U孝贤模范,
( i9 ^( Q; v5 r1 K% i) k" d于氏荣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