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8-14 11: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凤 2 Y( ?: @3 E1 e) C
$ H4 E9 e. c3 \+ u+ q3 h2 L& ?
, u3 g0 G5 L' w: A+ X8 j& o
8 w5 N* X2 Y9 k% `+ G$ ^
东北网3月25日讯 (记者 岳云雪)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可她为老百姓办的每一件实事都深深地印刻在大家心里;她没有显赫的地位,但在居民的眼里却是近万口人的好当家人。在七台河市花园社区居民熟知她的名字,群众亲切地喊她于书记,她就是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于凤。
/ b- |! y7 {5 s* N) y; c2 n0 V! A0 a6 _) t p/ ^+ i
怕苦怕累就干不了“小巷总理”
+ h8 c( N; M* Z7 Z- z, I# {4 a+ R$ Z4 [* j2 ]8 G. r
“既然选择了扎根基层,就要心中装着居民、事事想着居民、时刻为了居民”。这是于凤写在“民情日记”首页的一句话。十几年下来,于凤的“民情日记”已经积攒了二十几本,上面记载着社区党员情况、贫困户每家每户情况以及社区经济、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有走访时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等。可以说,民情日记就是一部社区发展史、创业史。) L8 s8 L! c3 g# h& b
; K0 M6 N" g& c
1995年冬天,刚刚当上社区委主任的于风,在几个月的入户走访后,遇到了工作中的第一道难关。由于她所在的十委是矿工居住地,属于“三不管”地带,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有300多户居民的自来水管道腐烂、断裂,长期没水吃,大冬天得到500米外的市煤矿工房去挑水。听着居民一遍遍诉苦,看着路上一个个被水桶压弯的身影,她坐不住了,硬着头皮到矿里水暖科“上访”,从矿上到家往返八里路,她顶着“大烟炮”连跑了一周,鞋开胶了,脚冻坏了,终于感动了矿领导,同意重新铺设管线。她又挨家动员居民出钱出力,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吃水难题。听着居民们连声的感谢,于凤心里热乎乎的,第一次让她感受到了这个“小巷总理”沉甸甸的份量。居民胡大娘还特意织了双毛袜子,感谢这个为居民办实事的年轻书记。$ ^7 l; K$ R; }) M1 c
% r( J% X% V0 P& \ 2000年,因工作成绩优异,于凤被街道党委任命为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面对这样一个有着3600多户居民、接近1万口人的大社区,于凤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从此以后,她也变得更加忙碌了。“居民的事永远是第一位的。”她经常这样告诫自己。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每天起早贪黑地忙乎:谁家下水道堵了,哪个小区设施损坏了,哪户生活遇到困难了,这些“家务事”都详细地写在她的民情日记里,装进她的心里。$ _/ ~) H) a a) f1 m1 n
0 K- h% X! `- i4 H8 E# z& d/ |) [: K3 Y让弱势群体也能享受“爱的阳光”
& y3 Z% Z7 q! e- @/ Q4 D) H# ]4 ^/ w" h& A
“我们为居民所提供的帮助和所做的每一件事,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可能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于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来说,却是关系家庭生活重中之重的大事,值得我们付出全部精力。”于凤在民情日记中的这段话,阐述了她对“为居民服务”的理解和对社区工作的执著和热爱。 }1 k( G& _" o& n3 k* l
* i& A% L( ?& F+ p' [+ y, q 是党员,心里就应该装着群众。46岁的下岗职工周丽艳,丈夫因伤害罪被判刑13年,刑满释放后,又患上了脑血栓、肝硬化,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上学,全靠周丽艳一个人打工维持。过度劳累使她身患腰间盘突出、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多种疾病,需要立即手术,可周丽艳家所有积蓄加起来都不到200元。于凤毫不犹豫从家里拿出3000元钱交了住院押金,市民政局的领导得知后,又为她送去了2000元的医药费,共同帮周丽艳渡过了难关。看到她因病失去工作,于凤又把她招聘到丈夫开办的食品厂打工,并和爱人商定,今后食品厂只用下岗职工。5 l ^3 c, G% D4 L% x
$ V; B1 D: d/ d3 z" \9 q" z( O' q, u
在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中,于凤深深感到,少数人的帮助对于众多的贫困居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只有建立社区自己的救助体系,才能让更多的贫困居民享受到社会的关爱。在市、区民政局的支持下,于凤多方运作,成立了全市首家社区慈善超市和党员扶弱济贫捐赠接受站,给每个特贫家庭都办了一张满载社区浓情厚意的“爱心卡”,定期开展救助活动。2004年开办以来,已救助贫困居民367户,服务群众3000多人次。协调社区内2个卫生服务中心常年免费为社区276个低保和9位孤寡老人看病,70岁以上老人免费上门就诊。正是这些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凝聚起了人心,使社区真正成为了众多贫困居民的“主心骨”和“娘家人”。# a0 J. u% ^5 S2 c7 }) Z+ J
$ n0 C8 d9 Y/ c& G, k& x2 Q* V社区是居民忠爱一生的“美好家园” F+ o. \7 C8 ~1 x3 L
$ i+ h) s5 o1 q
“作为社区的负责人,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去想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而要常想还有哪些工作没有做,或者还有哪些没有做好、做实、做细。”这是于凤在去年全市社区建设座谈会上说的一段话。她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工作15年,她从来没有休过礼拜天,没有回老家陪父母过个年,就连母亲脑出血手术住院都没时间照顾。
4 J/ x* A7 T$ N
- d6 A5 E$ c3 ? 为了让居民有一个平安、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于凤根据社区楼群分布情况,以六个楼院党支部为单位,设立了18个居民自治小组,由社区党总支或居委会成员担任自治小组组长,老干部、党员义工、居民代表任委员,形成了完善的群众自治网络。同时,注重发挥离退休党员作用,组建了由130人组成的义务治安巡逻队伍,配备了3名专职调解员,实行居民楼道联防、楼宇联防。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各自治小组和治安巡逻员成功调解社区内的各类纠纷14件,为公安机关提供破案线索和信息5条,现场抓获盗窃犯罪人员2名,防止发生治安案件3起,居民的安全感明显增强。0 o+ U( ]: W7 @: d5 p T: N
- F' @4 z5 |$ h- @" Q1 G 这么多年来,在于凤的带领下,花园社区先后代表市、区迎接国家、省、市检查100多次,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敬老模范社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全国社区文化先进大院、全国学习型家庭示范社区等37项荣誉,她本人也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全国社区文化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十大社区工作者标兵、全省十佳女职工敬老标兵、七台河十大新闻人物等多项荣誉。可很多人看到的都是她风光的一面,不知道她为社区事业付出了多少、舍弃了多少。
" M& ^$ P3 X! [7 g2 J
8 N) I# P+ k8 @& U# y' x#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