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于凌奎

0
回复
244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6 12: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凌奎(1795年-1865年),清朝吉林榆树县黑林镇太平川屯人,祖籍山东省潍县小东庄。# K6 ?7 N5 B+ H9 j
  }/ s& q5 I) s  B
[编辑] 生平乾隆五十年(1785年),父于龙川携眷逃荒,到太平川落户,以农耕为来,闲时卖瓦盆。于龙川不识字,却倡导子弟读书。晚年时,对长子于凌奎说:“我老矣,顾汝宜治生,生事足,以读责汝两弟,不然家且绌矣。”凌奎遵父训,甘愿承担农耕、家事,供两个弟弟读书。道光十四年(1834年),凌辰、凌云同登乡榜,考中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凌辰赴京殿试,中二甲进士,官至主事签分工部都水司、内阁侍读学士、大理寺卿。6 q0 Q2 R) G( O' O+ D

, e9 j; T2 t" _+ K, o" }于凌奎有七子,次子观霖为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进士,官至工部主事。三子荫霖为咸丰九年(1859年)已未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湖北荆宜施道、广东按察使、云南布政使、安徽布政使,湖北、河南巡抚。四子蘅霖为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进士,官至直隶束鹿、涞水县知县、四川万县知县。五子钟霖为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进士,授翰林院学士,官至记名御史。长子若霖、六子藻霖、七子蔚霖皆为附贡生,候补知县。人们称于氏一门为,“叔侄五进士,兄弟两翰林。”- c7 i8 ?' l) x5 m( v/ l7 l* c' k

; E4 e! \4 y; Z% k4 ^同治四年(1865年),于凌奎病逝。
# ?0 m: E, ]0 W% G7 `' M# Q! {5 f  ^2 L+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