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于家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办迷鹿村。明末清初由商州因洪灾移居西安东郊白鹿塬上,以经商发迹起家。生意遍及陕、甘、川。祖上曾捐官任道台之职于四川某地。衰败于清朝末年(1862年前后太平军、回民起义、捻军在当地作乱),曾与西安“高家”等并称西安“八大家”。至我辈到“希”字辈已有十三代。从家谱的辈份排序上看,有“秉、忠、映、自、希、克”等辈份的记载。
由祖上流传自今的一些轶事和当年遗留下的实物看,于家当年确实富甲一方,相传每年从四川年终收账,保镖回来的银子是以千两计。当时蜀道难,为骡马驮运银子方便,将散碎银子铸成银梢(音),每个银梢一千两,形状为圆柱形轴向剖开两半,中间用销子穿着。每骡马驮一千两,一边一半。生意好时,川陕商道上,沿途于家的商队不用歇别人的客栈。
再者,迷鹿村方圆百里以内没有青石,但从遗留下的有重约两吨的大型青石雕水槽、柱墩和由大量石条青砖彻成的涝池(当年的鱼池)。在当年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从上百里以外把这些笨重的青石雕刻的物品,运输至迷鹿村确实不是一般人家所能办得到的事情。同时,还传言清末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一行逃至西安后,曾得到过祖上的资助。祖上叫于秉仙的一个,他用石条修鱼池的事,在地方志上有关于“于家涝池”的一段文字记载。
第三是,地名上的一些印记。关于于家的祖坟,在西边的一块在位迷鹿村以西约3公里的北塘村附近(北塘村有一块地,地名叫于家坟。相传坟地内松柏繁茂、冬天枯枝落叶甚多,附近村民拾此烧坑,竟能过冬);在东边的一块,位于6公里的怀贞坊村。70年代平整土地时,曾挖出过于家的一个墓葬。棺椁是双层的套材,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墓葬,挖出后当地看希奇的村民很多,从墓志铭上看是于家的,因而故事流传至今。
于家的衰败有两种传说:一种是清末的陕西回民起义说。当时是湘中名将左宗棠率部平叛,一路将回民由湖北、陕西等地赶至新疆等西北各地。回民叛军在逃亡途中、沿途烧杀抢掠,于家的家产毁于战乱。二是因鸦片的祸害。于家后辈中的不肖子孙,抽鸦片大烟,败坏了家业。
民国初年,陕西名人于佑任先生也曾谈及过和迷鹿村于家联宗事谊,后因其他原因,不甚了了。
总之,迷鹿村于家的故事,在今天看来,传奇而又迷离,虽然有过辉煌的过去,而且也有不少的故事在流传,但见诸史、志的文字并不多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