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从恩施向北千里跨越的荣淼开枝一一业州郡于氏家族迁徙史话(六)

0
回复
1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4 16: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业州郡于氏家族撰写的业州于氏家族迁徙史话系列文章,是为了考察探索本家族560余年的生息繁衍史。其内容涵盖家族溯源、迁建始祖于霖公及其后裔从北(京)向南(四川䕫州府建始县于家坝)、从于家坝向建始、恩施、全国各地的迁徙,特别关注家族人口由南返北(北京、河北、天津等地)的现象。
8 g+ O) p" _: z 1.jpg 8 k6 k/ z2 n0 m' \) P" D' r
1457年,明朝天顺元年,我族迁徙建始县于家坝一世祖于霖公,受明朝兵部尚书于谦公被诬陷冤害的牵连,从北京城押往四川虁州府建始县,因故未杀而就地挽草为计,繁衍生息560余年,其后裔传世20余代达5000余人,成为“千户望族”。在560余年中,家族由建始于家坝向东南西北迁徙扩播,其中向南方恩施市白杨坪镇及各村迁徙的人口占50%左右,形成了小茶园、撒毛塆、十里牌、石楼门、上泗洱湖、下泗洱湖、堰塘口、小崔坝、新亩田等十余个支系。各支系族人秉承先祖耕读为本、诗书传家、孝悌齐家的优良传统风尚,培育出古今俊杰人才而立志高远,逐步走向全国各地。石楼门支系就是一个从石楼门走向熊家岩村鹰子岩、洞下槽村洼沙坡、蓼叶村村桑树埫等地,再走向恩施州城继而走向河北与北京城居住的实例。
# o+ m- {" J' z+ S一、于荣参军转业扎根河北廊坊市
3 {  c! Y- }) C: {7 C6 C" [ 微信图片_20251111183446_18_271.jpg
# J- |: V7 ~0 H, r& D于荣系业州郡于氏家族一世祖霖公第十八代孙,序派祥字,1982年4月出于恩施市白杨坪镇十楼门组石楼门祖籍地,现定居河北省廊坊市,中共党员,廊坊市司法局干部,三口之家生活安定幸福。9 [% \* o! X/ K6 [
2000年至2012年,于荣在北京军区服役,第一年年底即担任新兵训练班长,依次担任警卫班长、汽车驾驶学习后任驾驶班长、技师、代理排长等职。/ A* |7 a8 g# ?  t! l4 s- Z& v, f6 L/ t
2012年转业后到地方工作。2012年至2016年廊坊中级人民法院;2016年至2020年廊坊某房地产公司,并负责办公室采购和会所管理招待等工作。2020年至今廊坊市司法局办公室,协助处理车辆管理和机要工作。7 u3 M* X( G; c( F) s, K$ E
无论是在部队服役还是到地方工作期间,他都能勤奋好学,不断提高文化素养与工作能力,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2 u% {9 V% \% z% `  J) Z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大专函授毕业。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法律自考本科毕业。因而工作中刻苦认真,思路清晰,尽心尽责,眼里有活,成熟稳重,具有很好的自我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心理素质好,抗压能力强,保密意识高。驾驶经验丰富,具有长途驾驶特长,工作中受到领导与同事好评。
; ]5 N7 f- }# X$ P& S二、于淼博士投身航天事业居北京; [! I6 v2 {- g' x/ k; S4 t8 ?5 C
微信图片_20251111165509_9_271.jpg 2 q' t: |; X8 ^. e3 V
于淼系业州郡于氏家族一世祖霖公第十八代孙,序派祥字,1983年4月出生于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祖籍地为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洼沙坡。中共党员,光学工程博士 ,现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究员,定居北京市海淀区。
: d( u- [! h+ B& v: d% l& F1 N! i  爱读书善思考喜动手的于淼,在父亲“从小立大志,怀才必成珠”的期望下,小学毕业时卷面100分的数学得了满分,上中学后又对物理产生兴趣,高中时参加了全国物理奥赛获得赛区佳绩,继而在2000年考入大学时成为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当年正热播《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电视剧,其中多集中讲述了钱学森弃美回国为新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作巨大贡献的动人故事。父亲远程电话告诉于㵘,学习物理学专业的,要向钱学森那样矢志不渝报效祖国。父亲的话,点燃了他热爱事业的火苗,坚定了于淼两次报考、并在硕博连读中主攻光学工程专业方向的信心。博士期间主选研究课题就是有关航天应用技术的项目,毕业时提前到航天九院十三所试职锻炼并直到入职。$ V8 c" C2 \3 a. w
2015年7月,入职一年的于淼被评为航天九院“最佳新人”,他面向新入职员工发表感言时说:“我能够被评为最佳新人,既是组织的肯定,更是鼓励和鞭策。感谢九院十三所,提供给我们尽情翱翔的事业空间;感谢敬爱的各位领导和所有亲爱的同事们,给予我们这些新员工亲切关怀和诚恳帮助,让我们体会到工作的快乐!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与所有新同事共勉,在工作学习中再接再厉,以真诚努力铸就事业辉煌!”; N/ ~; ^; t" P/ U: V/ w
在“航天精神”与所获荣誉的鼓舞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钻研攻关,于淼获得了2017年“质量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9年获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十大技术突破项目荣誉证书。  O0 F% E( r* P2 B7 G
2020年7月,于淼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继而在三年新冠病毒防控期间负重组团克难攻关,勇毅前行,谱写奋进新曲。2022年春节、五一、国庆及2023年元旦等节假期分别在上海、甘肃酒泉、长沙、西安等基地度过的。
, Y9 x" V* l5 ?. z2023年4月,于淼步入了不惑之年。2024年底晋升为研究员。正值年富力强的他,更加厚植家国情怀,带领团队奋发勇为,勠力攻坚,为实现航天强国梦而奉献才智 ,再立新功。
7 q9 Z5 n/ Z% ?0 W. G三、考察立志迁徙征程中的家族精神2 ^! m9 H2 E% h
家是个人征程出发与归航的港湾,个人与家庭、家族、国家命运相连。一个成功青年的背后,总有一个家庭的支撑,也有家族精神文化的传承,更是祖宗优良品质的荫佑。
6 D. z3 U1 P9 d  \+ Y" u; N% h* q在于荣、于淼的家族中,共同的远祖于光智公,就是一个“立德立功立言”人生三不朽的典范。于光智公,业州郡于氏家族一世祖霖公后裔石楼门支系第十二代孙,其父于曰奇,祖父于兴荣。祖孙三代茔地均在恩施市白杨坪镇朝阳坡村十楼门组石楼门境内。于光智公有同胞兄弟四人,排行第四。光智公生于1882年,娶妻龚氏,生文衡、文俊、文伦三子,1885年57岁时遵父嘱托为祖父于兴荣公刋碑,卒于1898年,享年70岁。其子嗣刊碑铭文:“盖闻: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是已,其余身体发肤未有历百年而不朽者也。缅维吾父,勤俭治家耕读教子,处境则似乎子贡,居心则效乎原思,其立德也。清廉而寡欲,其立功也。创业而垂统,其立言也。温厚而和平,而且育我之德抚我之功训我之言一一难述矣!” 碑文中虽无贡学功名与高官厚爵(禄)记载,但对其一生作出了概括性评价。$ Y3 z; d0 v% ]0 `
碑文中的“子贡”、“原思〞考证:
( J9 A. ^4 Z( G7 [8 d子贡,曾任鲁国、卫国宰相,曾成功化解齐国攻鲁国的危机,通过游说吴王夫差退兵,并促成越国与吴国的和解。其外交策略“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成为经典战术。在商业成就上,他经商于曹、鲁两国间,富致千金,被司马迁列为富翁第二名(仅次于陶朱公)。以“儒商鼻祖”闻名,主张“以商养儒、以儒促商”,留下“端木遗风”影响后世。其思想与性格:孔子评价其“一以贯之”的坚持精神,但认为他未能领悟“博学而志于道”的深层含义。子贡性格张扬,曾因直言折辱鲁哀公被批评“失礼”,但因其卓越才能和财富常被后世赞誉。
1 e5 X% V/ x+ x" U, L3 b原思,是春秋时期鲁国孔子门下弟子原宪的别名,以安贫乐道、洁身自好著称。他在担任孔子家宰期间,因奉禄过高推辞不受,孔子建议他将多余粮食分给乡邻,体现了“周急不继富”的仁政思想。$ i" M1 Y- n0 ^9 B
于光智公子嗣刋碑以“似乎子贡、效乎原思”铭文祭祀,寓意深远。他那种“立德立功立言”的教子孝祖行为风范与精神品质传承后世,成为敬宗孝祖的赓续和育人成才的榜样,激励着后世子孙立志成才、爱家护族报国。7 R: E& b/ K" Y$ d8 Z' L" d! a
(图文:于星辰,责任编辑:于之)
欢迎宗亲认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