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江,男,1979年出生在辽西三燕古都朝阳,现居辽宁沈阳。从小酷爱书画艺术,笔耕不辍。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民建辽宁省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民建沈阳市直工委十四支部副主委;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塞北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作品获奖及入展: “文艺复兴杯”全国书画摄影诗文艺术大赛金奖 “血铸丰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书画 大赛金奖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65周年全国中老年书画名家作品大赛金奖 “滕王阁杯”全国第十一届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全国第十三届王羲之故里“书圣文化书画作品交流展” 一等奖 广东博山正觉寺首届佛教书画摄影展一等奖 全国第十五届“庐山杯”书画大赛铜奖 全球华侨华人书画大赛二等奖 第一届“华夏之星”中国书画人才选拔活动优秀奖 2014第十届相约香江中国书画(十年成果)交流展优秀奖 辽宁省第二届篆隶楷展入展 辽宁省第一届青年书法展入展 中国沈阳青年文化展暨沈阳市青年书法展十优称号 “中国梦,振兴潮”沈阳市职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优秀奖 “我们共同走过”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书画展优秀奖 作品刊登于《中国艺术家》杂志2014年11月58期 2014年出版诗集《回首歌谣》 艺术简介及作品曾被刊登在辽宁日报11月12日16版艺术周刊丹青北国行板块
- r9 F1 |* w2 h
0 @5 p! j! {, \* \% f
4 U5 Q6 i4 J7 r/ K! M: I; }- F
& ?4 i1 n/ N1 R* c* N" M2 z: G; o
& U8 T' ~5 ~& W& v
0 Y# o7 `! _3 W: A
- e+ S& o. N2 m. D7 @4 }
5 _/ m4 n7 k R! J
$ Y! i: K9 Y- f8 B: c 对于一个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的人而言,最幸运的事情莫过于在其人生的道路上能够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命展示形式。就这一点来说,于海江是幸运的。艺术于他,既是生命的偶然,也是成长的必然。他用他的书法及中国画艺术和朋友对话,和自己对话,也和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对话。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直视到他对书画创作的原动力,那就是对生活、对艺术的挚爱。
' T4 _& b: P% h
`" h1 w2 u( k/ B- x
! S) N; X; O5 M/ O% v: \1 N 我们都须承认:对人生感悟的深浅,与年龄的长幼并非完全成正比。于海江从小酷爱书画艺术,笔耕不辍。艺术的萌芽在幼年时期,便茁壮坚实的植根于他的血液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段曲折奔波的生活,使他的精神意志得到高度凝练。辗转于现实生活和艺术追求之间,造就了他坚毅、逆风而上的性格,也培育了他敏于思考且乐观信达的心胸。这些经历都是他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艺术源泉,于是他的笔下流淌的是豪放,是奔流,是婉转,是回吟,是心灵在天地之间的驰骋,是情操在年轮线上的飞腾。
3 L* o! e, f$ @9 Z7 Y) \1 H/ m
9 ], ]" g7 Q+ U$ p* T6 e
) V7 X- k0 b; Y1 c* ~2 m 他对艺术是一丝不苟的。在坚持传统精训的基础上,以脚踏实地的艺术实践诠释着他大胆创新的发展理念。他认为所谓传统精髓,既要包括笔墨功力,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底蕴和精神。对传统的继承做到位了,创新不过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7 `0 d: | ~- U. K Q4 y* M% j " j- w2 Q% f7 k7 C
1 e1 e$ `/ ~- W. U( j* g; Y* R, E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和美学理念。这是中国画、中国书法独立于世界其他艺术的文化根基。透过于海江的作品,能清晰的看到其不断提升的人格修养魅力和不断提高的艺术境界修为,加上他从不停歇的勤奋脚步,相信他的艺术领悟必然会迈进一个更高的领域,取得更大的成绩。正如他的诗中所云:“曾经桑田变沧海,可望鲤鱼化蛟龙”。 我们期待着! 图文提供于海江! : r) \0 f' t5 e&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