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楼主: 于复林

于氏族人资料统计

286
回复
56781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7 09: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叫于海涛。山东文登高村人,爷爷是维字辈,爷爷去世的早,父亲到我就不知道辈分了,有和我相同的情况知道辈分的,请联系我,QQ:412993416
发表于 2008-4-17 11: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涛 山东掖县,我爷爷那辈(30年代)到的辽宁丹东。爷爷哥4个,老大早亡,二爷记不住叫什么了,爷爷于锡信,我四爷于锡仁。我爸这辈用“延”字,我这辈好像是hong。具体从哪来的不知道了,老人都过世了。老家我记得有一个爷爷辈的叫于得锡(锡得),估计也不在了。我家这支在丹东有100人吧。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同宗。4 c0 ~1 |9 v) l8 f1 w
我的QQ:183736641
发表于 2008-4-17 16: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学”字辈,山东泰安岱岳区粥店司家庄的,祖上是山西老鸹窝迁来这里的,上面五辈是:莲、清、继、承、学,听爷爷说老祖宗叫于江、于海,下面是于化龙、于化水,家谱在文革期间被烧毁了,能与我们这一支续上家谱的请务必与我联系:QQ573926000,邮箱yxf.sd@163.com
发表于 2008-4-19 00: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9楼 的帖子

我觉着你们应该和我们差不多,我们是立\纪\善\守
发表于 2008-4-19 13: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我爸问过了, 应该是 庆/锡/延/洪  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不知道字对不对,只有这4辈的了
; E) J' Z+ X$ [3 B/ |- w. ?7 ^5 Y+ |( e# n% S( }$ L
. F6 T! B: u1 `, G
PS: 莱州(掖县)没有修家谱的啊
发表于 2008-4-19 18: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3楼 的帖子

可能是吧  有时间我回家多问点就知道了
发表于 2008-4-23 12: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星子的始祖是安南太公,南唐时来的。。。后战乱被血洗留一脉为杰虎太公(舍公爹)(元末明初)我们这里正在修谱,需要为二位祖先及始祖于叔画像,谁有这方面的资料,请提供!
发表于 2008-5-7 22: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永乐年间,于姓于文登大水泊迁此建村,开始为新庄,后来为辛庄。6 q! m1 s' G$ P
辛庄村位于莱西市望城街道西北,距街道办事处1.5公里。东与大望城相连,南和张家庄为邻,西和辇至头村接壤,北和水集街道的朱翠村隔洙河相望。域面积5021.2亩,其中耕地2662亩。2004年,全村共有744户,2286人。
发表于 2008-5-7 22: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家寨子村
4 _: ^. U; S# x' f" u3 x" A  D
8 m/ I1 g6 X2 Y2 C ; e. h, ^: h, z) \$ z- f

' F# w; ^8 v' G, ^5 i* }( w位于沽河街道办事处西1公里,北靠804省道,土地总面积120多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00公顷。全村共有居民340户,人口1081人。
发表于 2008-5-7 23: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疃村   
  P5 ]: |. F, `+ I, e0 R- U3 x1 ~* u- U/ M; [4 n4 s
  Z, R/ D  b: d) v& [7 d
8 @/ B- _6 i" R2 a+ E
    村名由来  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于氏由文登县大水泊迁此建村,取名于家寨子。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于氏他徒,左氏由莱阳县万柳迁入,易村名为千檀村
发表于 2008-5-11 20: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叫于志成,我家现在居住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双河镇,听我父亲说他小的时候我爷爷带着他和家人一起从牡丹江搬到了现在居住的地方。在牡丹江之前就不知道了。我父亲叫于世庆,爷爷叫于忠廷。到我这辈范久字。我应该叫于久成。听我父亲说字辈是:继,开,忠,世,久,佳,运,太,行,沧。我想问一下我是属于哪个分支的。有没有和我是一家子的。
% C5 X* i/ j9 P9 C0 G' f; ^- C' R  谢谢。
0 R& c" [% k, {5 A3 z3 q 我是新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08: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是登州府哪里。。。。
发表于 2008-5-14 09: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于绍夫 于 2008-5-13 08:45 PM 发表 / Y7 c, ~9 }9 \- v
听我家老爷子说我们家祖籍山东登州,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东荒开禁,我家从山东逃荒来东北黑龙江省呼兰县白奎堡三道村,经过几十年辛勤经营,在三道村已成当地的一个大户。我的ID我家老爷子的,他们这辈人范“绍” ...
* V8 V/ ]4 p8 c& T5 w6 _5 q3 ~
对于抗联英雄于天放的资料介绍大家可以登陆<于姓的天空>首页>优秀儿女>革命英烈......) E9 K$ u1 g5 \+ u4 _9 K4 J9 m
“黑龙江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于天放的。”这是著名作家刘白羽在其报告文学《环行东北》中《人民英雄于天放》一文的开卷语。 ' ~. \$ U+ B1 j2 W+ _* o; t
? 于天放,原名于九公,曾用名于树屏、王文礼。1908年5月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白奎堡三道村,祖籍山东登州。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东荒开禁,于家从山东逃荒来东北,经过几十年辛勤经营,在三道村已成当地的一个大户......
+ h$ Q- l) d) A+ E& Z- E...........+ @( e( Q3 i( V. d# c8 F
懒散的日本看守石丸兼政始终没来巡视。眼看到半夜12点了,日本看守还没有来让“犯人”放风,于天放的心里十分焦急,他担心今天如果不越狱必然就暴露了。次日凌晨1点钟,日本看守石丸兼政来了,睡眼惺忪地伸着脖子向监房问:“有没有大便的?”于天放赶紧说:“我要去。”随后于天放走出了牢门,而此时赵忠良也要求上厕所。 # S, d/ s; W" ]$ s% V9 C+ ]% e

5 o1 r* b; q, q. T' s  日本看守石丸兼政倚在办公室的桌子旁打瞌睡。于天放悄悄拿出准备好的炉门铁轴,狠狠地朝他头上砸去,只听砰的一声,可惜没有打到致命的地方,日本看守石丸兼政跳了起来。此时赵忠良也冲上前来,三个人扭打在一起,翻上翻下,拼命厮打,足有二十多分钟。隔壁就是监狱其他日本兵的休息室,如果被惊醒,后果将十分严重。于天放怕对方呼救,用手捂住石丸兼政的嘴,不让他叫出声,同时用另一只手使劲地掐住他的脖子,赵忠良拿铁轴使劲敲打石丸兼政的头,最后石丸兼政的脑袋成了一个血葫芦,哼一声后就咽气了。于天放急忙从他的衣兜里翻出了钥匙,闯过三道铁门,两个人成功越狱。
- }+ f+ `1 v+ f' h+ B- `5 F
( P) h' h; W) l8 s/ f. P  于天放成功越狱后,北安省日满警察厅大为震惊,他们气极败坏。伪满洲国的报纸惊呼:“于天放逃跑,满洲国失去一大半”。北安省《大北新报》报道《于天放越狱潜逃,搅得满洲大地震》日本警察厅立即悬重赏捉拿于天放,并组织了各县的军警,大肆搜捕。日本鬼子逼迫数十万中国老百姓“拉大网”搜寻,谁要隐藏,全村诛灭。
% q- ^2 c9 A( ~+ `( A0 c+ i% t% {  a1 I) A
" B7 V7 S2 @- E* a, p/ j: y  据后来于天放回忆说,他越狱的第二天,北安县城实行了戒严,四门加岗,街上到处都是军警,而且挨门挨户进行搜查。日本军官下令,如果日本士兵谁能够搜到于天放,谁就会连升两级,而且还会有奖赏。 8 O6 p) ~: [/ k1 h/ @9 O
% G2 O- p# W, o6 _- I* l
北安、松江、黑龙江、嫩江等省从军警宪特到职员、学生、城镇居民、乡下农民都动员起来拉网搜查。这是日寇在“八·一五”前夕对东北抗联最大规模的军事政治行动。
) G# `% E; X( g; C4 ]; X0 r! Y; t1 F4 C
《大满洲帝国北安省公署警务厅紧急通緝令》:“ 于天放,曾用名于树屏、于九公……。该犯生于光绪34年 (1908),原籍呼兰县白奎堡三道村。幼年读过私塾和公立学堂。考入齐齐哈尔工业学校之后,多次发动学潮,聚众抵制并焚烧日货。民国17年 (1928) 到北平考入清华大学后即参加反帝大同盟,曾担任共党清华大学支部书记。民国21年(1932)潜回北满,组织抗日武装。先后担当抗日联军第十一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西北指挥部三支队政委;三路军特派员等要职。康德11年( 1944 ) 12月19日在绥棱县被优良国民检举告发…… ” ( j2 M  @- P) C- _( D  i7 U7 v

; ]& o+ m1 s4 x呼兰县于天放一位老乡当时是优二(高小二年级)学生,当时全校师生先开动员大会,校长登台演讲。此人最爱讲 “日满协和话” :米那桑 (诸君) ,康德12年7月12日,先周の水曜日 ( 上周三 ),在押の赤匪要犯于天放,在北安省警察厅特务分室留置场 ( 监狱 ) 勾结同党赵忠良,杖毙日系警官石丸兼政,连夜逃窜,至今行方不明。大日本关东军司令官と ( 和 )皇帝陛下异常震惊!于天放一日逍遥法外,满洲帝国一日不得安宁。米那桑,瓦嘎利麻斯嘎? ( 你们明白吗? )
* K) z" R% W/ g台下的师生们一齐回答: 瓦嘎利麻希哒! ( 明白了 ) + K  A7 D! r  t. b
然后三百多师生手拉着手,在镇外碱草塘中超前走,闹腾了好几天。
+ X/ F" j! {# V* J& s3 T" i. |' R2 H- x9 `' I4 {% F. u( I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爱国的父老乡亲有的冒着生命危险,瞒着日寇给于天放送饭吃,有的把于天放秘密放走,有的假意替日军搜索。北安当地老百姓对日本人十分痛恨,他们假装配合特务、伪警察搜查,暗地里探听消息,时时刻刻在担心于天放的安危。北安县自民乡刘家窝棚的刘二嫂、刘国祯等九名群众,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于天放,使于天放成功地逃脱日本鬼子的搜查。于天放在狱中穿出来的囚服上头沾满血迹,越狱出来的第四天,正在地里干活的刘国祯给交换了一身衣服鞋。于天放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说:“我之所以能够脱险,完全是党的力量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帮助,我感谢老百姓。” , P& Z  {$ s: D1 k. f
- U0 g/ a+ U! N) i
跟于天放一块儿越狱的赵忠良,在越狱的当晚就走散了。赵忠良先到了约好的抗联秘密联络点:克东县玉岗子村的卢大娘家,被屯长常三麻子出卖给宪兵队,伪满宪兵用铡刀铡断了赵忠良的双脚,“看你这回还怎么越狱!”
: x, ~" V' Z( R1 s: A  \
# f' ]+ u0 J. T; V7 l于天放路经嫩江、讷河寻找失散的抗联小分队成员。1945年8月16日,走到讷河县的老莱村,得知日本投降,东北解放了。 2 M! ^  [& E, \; T

; r- q. Z8 R6 g2 |5 D7 y  1946年7月,越狱一周年时,作家刘白羽与北安特别监狱现场采访于天放越狱经历,写道:“这样惊天动地的事情,听了真使人兴奋、感动。说完,于将军就领着我去参观他逃跑的监狱。他随走随指点那阴暗潮湿的单身房、那廊道、那重重的铁门,以及那最后击破的窗户。我听着,我望着他微红的脸,他如同穿过惊涛骇浪的巨船,他兴奋但他十分沉静,他几乎足有一种气魄可击退一切逆风暴雨,因为他是那样沉静。”
( @& c" F2 c/ ]: T" u8 j
' e7 K* m8 t, @% U* D2 p' b于天放是抗日战争时期,东北乃至全中国沦陷区从日寇监狱中越狱脱险的我军唯一的高级指导员,他的经历是东北抗联苦斗十四年、坚持抗日到底的最有力的证明。 5 M' k! J& v8 ^0 j0 }% L7 w

: K8 W' l& Q# P" y5 l$ q! ]1945年八一五抗日战争胜利后,于天放先后任中长铁路护路军总监、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黑龙江省参议会议长、黑龙江省人民法院院长、黑龙江省军事部长(1949年初四野入关后东北各省撤消了省军区建制)、黑龙江省军区副政委、司令员等职。 0 C1 v3 @7 b, _+ t9 L: V3 c$ U

' w1 Z* X% w  }: }; f1946年新政权建立后,为了纪念于天放抗联小分队在宋万金屯的抗日活动,绥棱县人民政府将宋万金屯更名为天放村。 / ]0 {! K$ b3 l' h- t# I
2 ~  V! {/ |5 o' V/ B" G4 A# V, g
1954年8月,黑龙江、松江两省合并,于天放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任黑龙江省政府副主席兼哈尔滨师范学院院长、副省长兼黑龙江大学校长。 + {* `5 f' a0 w& x+ t
' T# h! J9 k" g  x

3 z! r, i  M5 F; U* z1 T于天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残酷迫害,于1967年5月3日含冤去世,时年59岁。4 q9 x3 w2 C6 A

; |) e7 T( u: |3 `( S$ a1 Z) F" S
* k1 {& g( M! b; w于天放的儿子于绍雄现在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工作,是一名出色的医生。谈到父亲,于绍雄很自豪,说他是一位伟大的父亲。
发表于 2008-6-25 11: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于江林 于 2008-4-23 12:38 PM 发表
% x( E" d2 V+ |, Z, i9 k% V星子的始祖是安南太公,南唐时来的。。。后战乱被血洗留一脉为杰虎太公(舍公爹)(元末明初)我们这里正在修谱,需要为二位祖先及始祖于叔画像,谁有这方面的资料,请提供!

4 @; }7 s( p) _) |  v   真的谢谢你了于江林宗亲。我以前不知道祖先叫什么。只知道叫舍公爹。。那问你。你知道我这里是那一支的后裔。。。。。。
发表于 2008-7-11 20: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老家是山东省登州府宁海于家大院

我的老家是山东省登州府宁海于家大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