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楼主: 于复林

于氏族人资料统计

286
回复
5678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9 08: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于建淼1 于 2007-10-9 08:17 AM 发表 & ^. P/ s( t8 h
我还问起字辈的问题,爷爷说,有的家族论这个,有的不论。以前有家谱。但只从于连逢中了进士,才由他排了字辈,也就是说,从他开始范逢,已经清朝末年了。
1 [, P" J: h% [8 ]/ w5 }忠厚传仁德,长然大汉丰;
, \' k9 s$ Y" T" T$ F逢时为国歧,奋义在山东: ]' |$ H/ i" C( j- ~- V
从字面 ...

, m  l. m  Z4 Y' N( w8 }( p
- Y2 Y8 W6 G, d$ {& G& T! M9 c刚看到可爱的鱼(70212485)的留言:* @( ]; Q8 D- v3 Z; ?$ _; \# k# @
另在于锡琨修撰的《于氏家谱》首卷中写道:
& B* f1 q$ j3 F# C“孟元公支议定二十字以为命名之准曰:逢时为国器,奋翼在山东,忠厚传仁德,常延大汉风。自二十五世始由首用起周而复始,闻系霖逢宗先的拟吾支如能随其使用,亦联络族谊之道也”于霖逢,是举人,副榜贡生,你的字颠倒了。$ H/ m4 R# j" s1 H9 ?4 ]" }

/ `# @: T" N3 D7 R% g可以确定就是同一支。激动……
发表于 2008-7-19 08: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面这段话可以看出,我爷爷描述的一些事情,是不准确的。比如于霖逢的名字以及他是中了举人,还有辈分的排列顺序等。
发表于 2008-7-25 09: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楼 的帖子

请问一下东司马庄和南北司马庄在族系上是什么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12: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7楼 的帖子

这个问题,暂时无法回答。。。
9 K8 `9 ]9 ?( s& T: Q  X
! s9 p, T7 b& a  ~. C! K" e; y可以肯定的是,南北庄同出一脉,为正宗的于广后人。。。。' ^; @: R& K1 K8 f

) c% E& h! a! H5 \2 u至于东庄,。。。东庄的人自己说是于广的后人,而南北庄的人则说东庄实际上是给司马庄于家当管家,后来跟了主人姓。。。。。。。
$ j$ _+ U( t" i& S" I+ e7 ^& E& x- H! v7 j+ `7 C
由于司马庄家谱在文革中已毁,这个问题暂时找不到答案 。。。
" |$ T/ z1 p4 Y" ~$ x- K$ j  _( P5 Y, b* W/ j
东庄他们现在人数也很多分布也很广。清朝中后期出了不少当官的,所以在光绪年间他们修了自己的家谱,他们的家谱我虽然没亲眼看过,但是我打听过,他们家谱里面的内容非常非常可疑,世系什么的全都是错的。。。
& O7 S# J* y0 y9 M- @. q6 ^+ o
$ T* _" m1 W  w( v- i" M. a由于南北庄在万历十三年始修族谱的时候已经定下了字辈,而东庄是他们在光绪年间修谱的时候才定 的字辈,所以我觉得,早点迁到东北去而不知道自己字辈的司马庄后人,很有可能是东庄族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15: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个司马庄的。。。字辈也不一样。。。
发表于 2008-7-25 19: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于欣海阳 于 2008-7-25 01:15 PM 发表
5 u/ t6 _% S! R5 r" |$ q! P我是长春的,听我爷爷说,我家到东北有五百年啦!说是祖籍是山东省海阳县司马庄6 H) |- u# F, E' e, i
我只知道我是泽字辈,俊、恩、泽、永(音).....1 X: w, P1 u) B  ?# A2 B9 F  l
请指教!!谢谢
( L2 {% r* d( R9 x7 S
是不是东司马庄的后裔?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08: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于复林 于 2008-7-25 12:21 PM 发表
0 p# w5 C* {) h# e& `这个问题,暂时无法回答。。。
: a6 i+ {6 ?9 I# m7 c' L
( e8 Y4 ^% C0 S: e1 b) S/ r' J& X" X可以肯定的是,南北庄同出一脉,为正宗的于广后人。。。。: }- r$ O, f# c4 d5 N# t) r+ J

1 ~! Z% t2 }: m0 ^2 o至于东庄,。。。东庄的人自己说是于广的后人,而南北庄的人则说东庄实际上是给司马庄于家当管家,后来跟了主人姓。。 ...

) L0 W- }8 A' O" C5 F8 I( e; b: n" I( s3 w

; D0 A- B4 D! r. a
. @! X; }) n* y2 H3 [5 u1 q一样的回答。。。
发表于 2008-8-3 21: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于留贵,祖籍河南滑县城关张古村,始祖于抚由山西洪洞县迁出,于抚排行老三,弟兄十八个.至今我是二十三世,在当地人丁兴旺。5 u+ w4 Q! k; f; ?# y7 h9 T
8 ?( n( a( p9 M. J. Y
[ 本帖最后由 于老五 于 2008-8-4 06:44 AM 编辑 ]
发表于 2008-8-4 06: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于留贵 于 2008-8-3 09:26 PM 发表 2 h! _# X9 m4 d* m; G& H* E* R
于留贵,祖籍河南滑县城关张古村,始祖于抚由山西洪洞县迁出,于抚排行老三,弟兄十八个.至今我是二十三世,在当地人丁兴旺。

) V" D3 u& b* L! Z5 d# f# x留贵宗亲:
/ s6 a$ ^8 Q. s6 ], X       能否把您支的始祖三公于抚及其世系沿袭的具体资料整理一下,上传论坛供宗亲门研讨?我估计很可能您支的河南滑县张古的始祖三公于抚河南西平的五公(得水)、六公(得瑞)、七公(得智)河南通许六营的始祖十七公于聚是一大支(始祖于光,明朝指挥使,生十八子,明初从山西洪洞迁出。)呐!bbs.yufamily.com.cn' j1 D' G0 e8 Z" |: \  U. T9 o7 A$ `5 v4 }9 v, a" l2 {: w" g
     真是如此——可喜可贺!!!于氏家谱,于姓起名,于姓起名,于姓女孩起名,姓于的名字,于姓的由来,于姓起源,于姓家谱,于姓起名大全,姓于男孩子* i! V# _- Y+ a! Z$ C

( o; W6 Y# T- t- I4 q. {  [. r& R[ 本帖最后由 于老五 于 2008-8-4 07:51 AM 编辑 ]
发表于 2008-8-5 23: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4楼 的帖子

找到的资料不完整,三公于抚洪武初年自洪洞县迁民丁栾,已有六百余年,子孙繁衍至今已有二十七代,分布于丁栾集,上官村,马盘池,三娘寨,皮村,前庄,于马良,固官路,东虎头寨,九村庄,滑县张古,封丘县南于村等地皆为于抚后裔.
2 ^  ?# F* h4 O. |- A2 K* u 从于抚后十三代:于质(郭氏),于根,于善,于良迁居滑县张古,相隔十二世没有文字记载,从十三世繁衍至今已有十二代,集中张古安家居住.
4 q4 Y6 [2 {. i" [* G9 @9 U十四世:于耀龙,夔龙,登龙,元龙(郭氏),游龙,震龙,海龙,(一龙不详)
( r( g# u# L; M6 {, _) D8 n9 E十五世:于油,于湘,于江,于漳,于旺,于泉,于浩(字广远,刘氏),于睿,于随,于昆,于天成.% j" c6 {& z; N& c
十六氏:于化资,化鲲,化江,化能,化美,化蛟,化国,化泰,化周,化兴,化成,化民,化天,化歧,化麟(齐氏,任氏,唐氏),化荣,化新,兰如,化凤,化壮,大化,二化,化格.
. L2 ?( S+ }) ]8 _& `7 o十七世:于贵,于乾,于仁,于敬,于信,于忠,于礼,于志,于秀,于有,于富,于俊,于竹,于祥(悦氏),于英,于杰,于修,于智,于济象,于济远,于济普,于济广,于印迁,于印堂,# G  x' l+ p5 q* F+ X9 R2 b' O
十八世:于振魁,相魁,(于祥之子,人太多,有待整理,以下为于振魁后代)
8 n) K4 t' x, z) B* B十九世:于明献,明道,明镜,明善,明义.8 l4 \, j, M% \! K1 @  j
二十世:于忠御,忠卿,忠皋,忠和,忠恕,忠英,忠顺,忠诗,忠良,忠轩,忠仕,忠庆,忠立.
2 X) M/ F$ |$ F( Q二十一世:为全字辈,略,二十二世:贵字辈,以下:宗,永...+ l! c; W  X2 }* H* v3 S
有知道的宗亲请与我联系:13213265908
发表于 2008-8-6 09: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于留贵 于 2008-8-5 11:06 PM 发表
: b3 n6 G) Q5 |) v3 B5 ^找到的资料不完整,三公于抚洪武初年自洪洞县迁民丁栾,已有六百余年,子孙繁衍至今已有二十七代,分布于丁栾集,上官村,马盘池,三娘寨,皮村,前庄,于马良,固官路,东虎头寨,九村庄,滑县张古,封丘县南于村等 ...

6 C* p7 o5 ^& U& Y: e* i       非常感谢留贵宗亲提供的资料!十三世以后的资料估计已是清初了,自三公于抚至十二世资料断层很是惋惜 ,希望留贵及其他的宗亲多加努力,能把断续的世代衔接上!
 楼主| 发表于 2008-8-16 14: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广大给我留个QQ号吧。。。
发表于 2008-8-22 20: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于留贵 于 2008-8-5 11:06 PM 发表
2 u4 g9 e. `& z7 P9 f) C: Y" n找到的资料不完整,三公于抚洪武初年自洪洞县迁民丁栾,已有六百余年,子孙繁衍至今已有二十七代,分布于丁栾集,上官村,马盘池,三娘寨,皮村,前庄,于马良,固官路,东虎头寨,九村庄,滑县张古,封丘县南于村等 ...
; [' Z$ ]- P! O& P

! c4 n+ g4 A9 c6 I" Q0 i/ l2 Y6 \: \印象中跟海阳市的字辈排序很像啊。* ^% \$ E4 f5 Z: C; V0 u) f2 j
抗战时期有个地雷战英雄于化虎,我有个同学叫于忠明。
发表于 2008-8-29 09: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0楼 的帖子

希望显文再深入研究一下,将谱序的有关情况再清楚一点,始祖的更多情况提供一下,我们一起分析。
发表于 2008-8-29 10: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兄:
3 I6 Y# G8 G7 r  l$ z8 o% n240楼显文的始祖“福清公”很可能和你们土河的始祖“福臣公”有渊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