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楼主: 于老五

大水泊于氏家族世系图

323
回复
4539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5 02: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184# 于复林 + V5 \2 a7 X8 O4 y( X3 B7 ]
呵呵··# v' n- y7 M, f. [
俺就是1 m9 s5 h* M8 b- P
嘻嘻~~~) J5 ~+ r6 y2 m# `7 y
户口本上都是
5 @2 ~, @$ y. |山东省文登市大水泊镇大水泊村( P+ h! g: X2 m$ O7 P# q
 楼主| 发表于 2010-1-5 16: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117# 于老五  : m! }  ^: J8 }- [* n4 R/ B
关键是,大水泊的家谱都不知道上哪里去找了····$ ?8 I" U% ~  y
于仕政 发表于 2010-1-5 12:09 AM
. O+ t( G* f, F$ _
偶知道...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7: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五知道,找老五就行。
/ S6 [+ O( B7 P3 d2 p+ |1 t于道勇 发表于 2010-1-10 05:15 PM

4 i4 B) i0 r! o ...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7: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五,于仕政是大水泊十世五支,我们是一家子,他找我就行!让他找我呵呵!7 N4 E9 i3 {: @
于道勇 发表于 2010-1-14 03:42 PM

0 y6 S5 f+ Z+ x4 J还真的得找大水泊于家25世的老道爷活祖宗啊
发表于 2010-1-14 17: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错了错了。。是26世。。。。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19: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错了错了。。是26世。。。。
2 {' A6 g- M# E+ D' T7 U于复林 发表于 2010-1-14 05:11 PM
林子你不明白嘛意思啊
发表于 2010-1-15 17: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哟。。。这还有玄机?
发表于 2010-2-8 22: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赤山、大水泊、司马庄,0 j+ B" v* s  g

& p( p: X8 F7 W  Q1 q4 {有没有族谱提到,南始祖会礼迁至赤山的?. f/ N, {. L1 O, Q
8 {8 g) F4 i9 x( A
莱西前疃得江族谱是这样说的,应该是江南始祖于会礼元朝时期迁到赤山的,如果大水泊德江的族谱没有提到于会礼,那应该是两人。
发表于 2010-2-8 22: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证莱西德江是不是与大水泊德江同一人,8 N1 v8 r3 d  s; u5 c
# E. U& v7 ]2 U' K- v" w, h. |# ?
还有两个线索:
" h1 r5 _, d6 t0 z
# l3 v/ \3 @' k* L- U; n  u一个是堂号,我们是仁德堂;
. P% N7 {7 K& q2 q一个南始祖会礼,# X+ d' o4 w- J7 _+ R
% j$ F0 L- O/ b, G/ L/ s, \
这两个线索有没有用处?大水泊德江的堂号是什么?南始祖是谁?
发表于 2010-2-9 21: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金义 于 2010-4-5 10:27 PM 编辑 / u+ z9 T# ^7 S7 k

/ p0 m, x( `' v; o2 H0 ~莱西水集 前疃 村名由来  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于氏由文登县大水泊先迁此建村,取名于家寨子。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于氏他徒,左氏由莱阳县万柳迁入,易村名为千檀村,以“千檀”对“万柳”,表示对故地怀念。民国年初,地村处水沟头前易名为前疃。2 q9 r7 W$ S. j9 c) E1 f6 @- i3 }

$ G& Q! _8 J8 F: v* o德江于明永乐年间1403年前后迁入前疃村,
( z9 \) k( @# ?八世于明天启年间1626年前后他徙10余村。
发表于 2010-2-9 21: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金义 于 2010-4-5 10:29 PM 编辑
5 v- w- }+ q3 W6 ~/ Q4 Z+ y) J  N: ]+ l& s: D
前疃村志与族谱有两处细微之别,
3 B+ ]" ]: D; {1 I; K3 U1、是时间,村志为永乐年间,谱记为明季。明季就不能简单解释为明末,季应该解释为时节、时代、时期了,明初期。, i5 G1 [# O1 i
2、是村志为自文登大水泊迁,与族谱赤山有别。于氏续修族谱谱序,
2 }3 f- `: [7 u+ ^: v) p% Z3、谱书虽然都是记载迁自赤山,但老辈人口传的也“大水泊于”+ _6 Z" @% c* v5 U: T& W/ z  E
     “世居江南,始祖会礼”“世居江南,始祖会礼迁至赤山,后被海水潮,我祖得江自赤山迁居莱阳前疃”“………,吾祖相传原籍系登州府文登县赤山村,自始祖得江因明季迁居莱邑水沟头前疃寨子村”* ]) Y& W  l9 m* S& S1 M/ a) s
9 p! M- H& X% V$ c' k
+ i6 y' |7 Z; X! o1 T- w
如果按照村志所言,自文登大水泊迁,那么莱邑德江与大水泊德江为同一人的可能就增大了。
发表于 2010-2-10 11: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金义 于 2010-2-10 11:42 AM 编辑
  p) K' g  j7 L1 A
5 H3 v9 ~! r* a% e1 f' A
一世得江(配李氏,子二,锡、礼,葬前疃后)
二世礼(配宫氏。子一,通)锡(配刘氏。子一,昇)
三世通(配李氏。子一,进)政(配臧氏。子一,政)
四世进(配臧氏。子五,大兴大旺大本大法大用)政(配周氏。子
1 R. o0 v4 D( z,大学)
五世大用大法大本大旺大兴()大学
梁氏,子二,鹭、鹤。臧前疃后有碑 寿官,1541-1615,寿75,臧氏,子一,雁。前疃后有碑 1523-1599,寿77,庄氏、李氏,子一,鸣。前疃后有碑记孟氏,子二,鹍、鸾,前疃后有碑记。长女适南龙湾李门,次女适左门(1516-1593,寿78,薛氏,子二,凤、,前疃后有碑记)(迁潍邑埠头子,乳名思汉)
六世鸣(绝嗣)
李氏,子一,惟德住岚桑,刘氏,子五,继-祥先昇宗荣。明省祭官,臧下马庄有碑记,子四,惟-谦敬让良,四人皆为庠生张氏,子一,惟诚李氏吴氏。子二,惟-馨選氏失考,子一,惟忠,失系
发表于 2010-2-11 16: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老五 发表于 2009-2-26 08:46 AM

, w2 n  T# s/ D$ R) V8 ]# `6 @" C# t2 O) C2 o  `
8 P3 L1 G7 Y5 W/ n% n! i
    我家祖上有叫于文斗的,不知道和大水泊有什么关系。。。。。。
发表于 2010-3-25 17: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寻根溯祖  
" g8 D) _- K# Z- z1、据《世本》载,黄帝时有臣子名於则,发明了用麻编织的鞋子履,结束了古人光着脚的历史,因功大被封于於(今河南内乡),称为於则。於则的子孙后代以封地为姓,称为於氏。通常认为,於则是於姓的始祖。  ! I9 O! R  v$ c' i3 _& M4 e
2、出自有熊氏。黄帝的孙被封于商於(今河南淅川)。其后以封地为姓,遂为於氏。  
5 p0 x3 ^$ U5 |+ g二、郡望堂号  7 v5 B' |. |3 q! J( F+ W
【堂号】
# @  F) J. x. S; l- q. w3 P“救民堂”:明朝时候於仲宽,为永新知县。那时南乡龙仁和为乱,带兵的将军要把南乡人杀光,好报他的战功。仲宽坚决反对。南乡人的邱姓家族很感激他,生了男孩多用仲宽的姓当儿子的名,永远记念。 7 Z3 n! q7 x7 O. _( p6 `
恩本堂:(江苏沛县泗水俞氏於同公支谱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资料有待补充。
& |6 ~* S6 V3 a0 x! D0 S7 C8 D: J燕翼堂:(西溪於氏宗谱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资料有待补充。 4 j: `# S& C9 [! P& k
英山堂:分布在江苏金湖县,资料有待补充
6 x# B$ G8 V: f+ g仁德堂:分布在浙江余杭,资料有待补充 $ k$ [% V* y+ y/ P/ k, ^- \
【郡望】  " \& \4 F  d* }9 j  |/ B
京兆郡:於姓望族,即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
  R- j, R3 `) l京兆郡一枝堂:明初迁徙至安徽淮南市,资料有待补充
  f" k( K9 E/ k, }' p京兆郡耕德堂:分布在辽宁,资料有待补充 : ~$ W- ], e3 b' m7 c1 D
黎阳郡:於姓望族,西汉的时候设置了黎阳县,北魏改设黎阳郡。治所在今天的河南省中部浚县东北一带,与晋代顿丘郡的地址大致吻合。另《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辩证》,北魏孝文帝二十年正月将鲜卑族勿忸及淳於氏为避唐宪宗李纯之名讳改为“於”姓。(主要分布在山东郯城、河南泌阳西北的yu台镇、河南洛阳等地) 0 \8 W) {0 C: J8 `5 }1 _% M
广陵郡:於姓望族,公元前22世纪夏禹建夏朝,第六朝少康帝封庶子於越于东南沿海,号无余,在於越境内;春秋时代於越称越国;於越包括“吴(今江苏一带)”的地方;另东汉时置,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县一带。 4 w' x. d* \* X1 K+ l
广陵郡仁德堂:分布在浙江余杭,资料有待补充 + M: e" \( e( |( {+ @
齐 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隋、唐两朝改为青州北海郡。 2 v& L9 d( @+ G' x* K* a
於 陵:即今山东邹平县。
发表于 2010-3-25 17: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仁德堂:分布在浙江余杭,资料有待补充
/ u5 ~& H" D7 a& Y) O& f" i. N( H- ^: q( z$ }

' e$ B/ N8 Z' j5 X/ r, o余杭的仁德堂与莱邑的仁德堂有没有关系呢?
' q$ X6 c+ c' ~/ J5 \) j- v
7 b- W  R  P" Q1 q* E# O* L有没有浙江余杭一带的同门兄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