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11
- 回帖
- 0
- 精华
|
发表于 2010-6-23 21: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金义 于 2010-6-23 10:02 PM 编辑 4 h: J" s H- u
, | d$ j: F! p" w# Q
“演生一子曰佑,佑生五子,□出创茔次未详,早逝”0 ?7 s8 }+ Z) A" @
“三曰千生三子长□□早亡次曰进早逝生一子曰林之曰英生二子曰成曰和亦务农为业也”
8 l) g% R6 }$ q8 w这两句话看早亡和早逝应该稍有区别:5 Q0 j3 G# c% G' _
得江是不是德江暂不争论,但大水泊迁出的人好多没法衔接上,可能与佑的五个儿子以及其他没有详细记载的人有非常大的关联的。! C8 [% j4 K6 l1 P) L4 B
, Y% n2 o1 ^8 D" F0 ^+ f" m
1、佑生五子,碑记没写名字,但碑阴有记载,说明碑阴可以后补,而碑记是没法增加的;) _. V) i( k7 C: R' V' J
2、千生三子,其中长子曰“*”早亡,应该是无后;次子曰进,早逝,但生一子曰林之;“进”早逝还可以有一子,说明未成人是早亡;成人生子后而早逝;
& u. E9 V; Y6 E+ T, W* O ^+ j, V3、早逝指的是佑,可能性更大些(根据“进”的描述方法),而非五子皆早逝;也就是说树碑的时候1324年,佑已经过世。
; v" a. f8 ?/ ^; {$ H2 m" z6 U& c# E. F4、即使早逝指的是德江五子皆是早逝,也不一定是无后;
4 j. K9 v" S; [' ~/ [5、“□出创茔次未详”,可能性最大的是“迁出,修坟的时候不知迁往何处,不知五子何名。而碑阴可以后补的名字的。这也充分说明,千的长子早亡无后也可以在碑记记载;次子进早逝了,他和他的儿子林之都可以在碑记记载;而佑的五个儿子却均没在碑记记载。
7 ^0 `9 D. n) D: j2 n4 D* B2 K6、“据《文登县志》载,于祐至大(1308年-1311年)年间任文登县税务大使”;如果是至大年间任税务大使,佑可能在1324年创茔的时候已经迁出大水泊出仕10年以上,所以当时的5个儿子名字不清楚没记载也正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