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楼主: 于宝祥

七甲八社(七甲八舍)的进来(最新调查结果,不看后悔)

62
回复
16151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4 23: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于宝祥
' }- S5 S) u# ]) B5 }% E3 W
8 W  [  J9 i7 X, X寶祥宗親說的遷移路線應該是真的
0 f& S, Q0 n/ n& v( s$ S+ C沒想到東邊的& N& _! S6 G* m* ?6 a# [/ F5 E
居然也有秘密管道闖東北
8 A2 L1 z4 h3 H6 g1 q/ ~& {不過聽說由遼東半島闖關東不好闖
! a+ ?" E& @1 G  C! H* R8 |* n2 Z# K十有八九過不了
9 g7 Y" ^8 \' R2 [5 v8 N不過說 明軍攻城可能言過其實# _$ n- f1 p7 j9 m( T: C
與當地的族群部落為爭奪資源而產生的械鬥衝突
0 U: @1 u: S) ]8 v8 G. a應該才是最大傷亡原因) ^3 J; P- G; C: f. L1 x) g. d
為甚麼小弟說 寶祥宗親遷移路線是真的呢?
: x8 M# o; F% Q/ D事實上與家廟對聯的第一句話有關係8 O9 i. k4 R) o- H$ Q* M  {
咱家老一代的先人0 o; \" d6 J  ?* K* {. X9 b
於異地謀生扎根時(尤其是海邊)
# l& e8 }( y6 z! r3 u- h會先設一祭拜海上女神的廟寺
# l$ J1 }7 c7 `0 d) ?主要原因為保平安(向海討生活心理上的藉慰). b7 v! m! C8 `! W
另一個原因為經商(商船船家也是希望到一個港口時能看到保平安的海上神明)
# h" E$ z' V& o& i; i# x0 i# k於是咱 于氏族群(特別是靠海邊生活的宗親)衍生出一項其他姓氏(在北方)所沒有的特殊文化
3 o+ v! i( k+ W! D# t就是  設立廟寺祭海神(求平安與求財)
$ Q3 h! ]- g6 E. F" H$ i. a看到寶祥宗親的地圖
+ U; t8 Z8 W$ Z0 P1 a' a# e小弟當然要查一查 咱于家的文化是否正確 , 另可判斷出移民的年代
. X8 Q$ y! m$ g8 p& m+ W7 M果不然 , 發現如下圖的地名
+ |. T! g5 x  ^1 V. {9 A- [3 n* s$ l證實 寶祥宗親說的路線是真的
9 x: P" W" a0 X/ o+ k/ u) O
发表于 2010-3-14 23: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駿傑 于 2010-4-1 10:52 PM 编辑 8 n. S4 I7 e+ j$ I( j  v6 }4 K
+ ^" ]/ P( |1 c: {. e+ ?* j
发表于 2010-3-14 23: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駿傑 于 2010-3-27 11:35 AM 编辑
9 E2 _! Q- _1 X' B7 D9 B) V: d% U5 `* |
:)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16: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宝祥 于 2010-3-26 04:40 PM 编辑
+ F, X1 F) Q1 i# |% a& o- L; A' `& i0 L. `/ r4 `9 {
今天又去图书馆查阅了一下,留各庄镇的六甲,三甲,还有八甲属于-于疃社,而我听于复林说,他们家那里也属于-于疃社!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16: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凤城镇的俩甲村却是属于竹金社的,据说原本是2甲,所以叫了两甲村。。。。。
 楼主| 发表于 2010-3-27 15: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起来说甲是某个社的,社是某个乡的,然后前面冠以县。如登州府海阳县嵩山乡七甲八社,我个人认为这个八社是竹金社,现海阳凤城的一部分再向西北推进一些或许就倒了现牟平的水道和栖霞铁口的部分地区,因为甲社变动的太大,建国后数次重新分割,这部分资料只好等慢慢查来,而县志上的社包含的村落太少,县志的自然村又那么多,查找起来难度太大。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22: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留格庄镇已经探访完毕,六甲和八甲宋姓多,多杂姓,没有于家的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9: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滩村有俩处,据现在司马庄修谱的说,应该是乳山寨镇的小滩村。可发现在白沙滩镇也有小滩村和八甲村。没有 ..., m- t, `: w( b& h, x: h' _( \
于宝祥 发表于 2010-3-13 05:22 PM

5 W7 m! l' {7 |6 {实为小疃村,在乳山火车站附近,高架桥下。村内没有家谱保留下来,只说当初于姓在牟平的斥山先居。后来于姓3兄弟分家分别迁往大水泊,司马庄和海阳郭城,即今天的3大流派。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9: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现在基本七甲八社已经搞清楚了,七甲八社嵩山乡就是现如今的海阳市留格庄镇八甲村,有六甲村八甲村,唯一不 ...
% f* u: a- U- d! }唉,去留各庄没有查到七甲八社。6甲8甲宋姓和其他杂姓居多。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9: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牟平的观水镇有5甲和8甲以张姓和姜姓及高姓为开村祖。没有于姓。水道镇2甲有于姓,从大水泊搬去,有永字和宝字辈。具体等宗亲插好后电话通知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9: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宝祥 于 2010-7-22 09:48 PM 编辑
, S+ p, ^1 U6 P
7 @4 b9 e# H- T) C' U文登小观镇有七甲村,来历为 七甲  清初,殷姓建村,旧属宁海州胜泉都第七甲。201户村内现有于姓,不知道何处迁来,无此村联系电话
 楼主| 发表于 2010-4-4 12: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柒甲捌社”,"甲"念jiao,“社”应该是“舍”。我记得爷爷是这么念的,“七甲八社”是不是个拆字游戏呢,“柒甲捌社”组合起来到底是什么?或许就真的跟“于七”造反有关系?
发表于 2010-4-5 16: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于宝祥是的好样子,比高林强多了!希望于宝祥继续努力为于家发光!!
发表于 2010-4-9 17: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俺俩做啥。。人家有车,俺没车。。。。。。
发表于 2010-4-11 22: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宝祥真执着啊,佩服佩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