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8 11: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駿傑 于 2014-1-8 11:18 编辑
這帖討論 , 讓人感到務實且深入 , 感覺不錯!!
那我先將共識提出 , 之後再共同分析岐異之處
共識:
1.高密西邊的張秋于及雙羊店衍生的于 , 共同的始祖為于龍于虎兩兄弟 , 目前未有第三個始祖的說法與聽聞
2.這一帶地區在紀錄家族歷史時 , 有多出一份 "家堂" 的文件 , 其他地區僅以 "家譜"紀錄 , 有風俗上的差異
3.咱家的習俗為除夕夜請老祖宗回家過年 , 年初二送老祖宗回
以上若有文字需修正請提出 , 不然先暫定為通識
問題:
1.老祖宗住在哪兒?為什麼不供在家裡(祖先牌位)?為什麼要等過年才請回家?
2.請出家堂祭拜 , 為何家堂要放北向南(皇位)? , 為何不請出家譜祭拜 , 順便曬一曬?
3.這一帶地區為何沒有家廟或祠堂遺址?
4.這一帶地區為何找不到明朝以前的家譜?
西大門的說法
1.老祖宗住在老家 , 過年時才請來一起過年
2.家堂即家祠(所以張秋于過年時要回西大門祭祀 , 不只是張秋于周邊的于都要回來祭祀 , 空間大房間多...逾千 , 遲到的當然會挨揍尤其是最近的)
3.祭祀時要哼唱詩經
4.明朝時要移京由南京移到北平(與明初洪武年間及大槐樹的故事完全無關) , 蓋紫禁城(永樂年) , 南方的建材需以海運經過膠萊河 , 咱們于家早就
在鎮守膠萊河 , 所以雙羊店的文閣與北京的文閣一模一樣(同一張設計圖) , 紫禁城完工後4個月 , 遭雷擊燒掉大半(請查歷史文獻) , 設計師重新設計
加了大水缸 , 於是膠及周邊一帶的大戶人家 , 中庭均設大水缸 , 有些建築遺跡還存在 , 根據這些歷史記載與建物遺跡 , 怎麼說我們這支是明朝移民
過來的??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