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于振华

一份于谦-于广世系家谱摘选(山东)

33
回复
623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6 20: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4-26 20: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世祖不是于有道吗
发表于 2014-4-27 16: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胜利菏泽 发表于 2014-4-15 20:14
! O. u! b4 J8 U0 e6 v请海国宗亲说说你们哪的谱

6 K- Y( U) P; t祖辈(大概三代前)兄弟二人当年从山东(具体地点不详{:soso_e149:}),闯关东到辽宁,途中失散一兄弟,家祖到辽宁大连庄河落脚生根。  E+ M  [; L! X
由于族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烧毁,据传当年还有一本族谱书籍,全都化为灰烬。{:soso_e109:}
7 ]9 C' w- J2 y9 Q8 A7 x" m现在祖辈也全都依次离世,家族辈分已经无法继续排列了。想寻的宗亲,有东北地区的宗亲可以考究下,是否一支的。
1 A, t' ]/ G& i& M1 U4 `. E近几代的辈分表:龙 x 秀 远 海 国 峰(余下不详)
. G: Z+ y, C. A+ M2 R龙字辈的全名为:于崇龙(音译) 究竟是龙字辈还是崇字呗,我也不太清楚,只是偶然听父亲提起过一次这个名字
; u0 F& [; D, m  B! P0 X0 ^/ k
发表于 2014-4-27 21: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海国 发表于 2014-4-27 16:507 a9 U. q$ d1 K
祖辈(大概三代前)兄弟二人当年从山东(具体地点不详),闯关东到辽宁,途中失散一兄弟, ...
  ]/ z9 D# W) W3 u
你们祖上外出失联,只能凭上辈字找,
发表于 2014-5-11 18: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父辈说祖上是从大水泊迁到大连新金县,我现在只知道我爷爷是福字辈、爸爸是维字辈、我是德字辈,也不知我到底是哪一支。
发表于 2014-5-11 19: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顶了
发表于 2014-6-27 15: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远华 于 2014-6-27 15:51 编辑
) p! o$ i3 I% S# E
7 B0 S  A* m3 k2 d- d湖广填川时据所留下的家普得知友、伯、子、思、?、凤、世、成、宗、三、尚、达。来川后是达、文、志、上、大、朝、登、彥、士、基、业、永、远、昌、诚、敬、思、先、泽、家、道、启、周、邦。不知是哪 一支?现住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龙滩乡埝坝村(长春河)
发表于 2014-8-7 13: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谁能发发乳山于氏的族谱啊?
发表于 2014-10-8 19: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2:}{:soso_e179:}
发表于 2014-10-10 21: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略看了下,建议修改标题 , 这只是山东曹县的,而且于广不是代表人物,此于广非胶东的于广, 容易造成误解。

点评

有道理  发表于 2014-11-8 21:14
发表于 2014-11-8 16: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谱江的谱后想起一事,浦江谱有记载(于门有难,有裴公怜谦公之忠冤,窃其少子于广逃至考城,后载考城谱)这和我们这的传说是基本一至的,不如浦 江宗样拿谱来寻亲,咱们共同研究如何

点评

关键是要考证这个传说是来源自哪里?也许这个家谱重修时也借鉴了这个传说了,那对照起来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发表于 2014-11-8 21: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19: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个家谱有一个问题很大,值得纠正。义子就是干儿子,一般干儿子继承的也就是原来父母的衣钵,没有理由进入干爹的传承世系里面的,这也是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的,除非是过继过来。于康列为所谓的二门这本身就不科学,按照这个排列所谓的一二三没有任何理由和价值。

点评

(来源于网络)有说于康,于淳是于家仆人的,即是仆人,自然要在于家了,  发表于 2014-11-9 13:04
发表于 2014-11-9 13: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胜利菏泽 发表于 2014-11-8 16:14
6 c$ D9 z  U/ r: V0 U看了谱江的谱后想起一事,浦江谱有记载(于门有难,有裴公怜谦公之忠冤,窃其少子于广逃至考城,后载考城谱 ...

/ p% ?: I% Z0 N" G4 X& p" l3 s# @9 O* h按我的想法裴公窃谦公少子于广逃考城一说不可能是空穴来风(证据我提供不出)

点评

这一说法目前可查的就是清朝于继先提出的,需找到明朝有类似的证据或说法尚可。  发表于 2014-11-9 14:4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4: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说于康,于淳是于家仆人的,即是仆人,自然要在于家了”,家仆的地位更低,怎么可能跟公子们同等地位呢,更不可能作为什么二门林立在于谦的子嗣之列。

点评

咱家族到处是迷啊,  发表于 2014-11-9 15:4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