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于世金

山东高密双羊店西大门于氏第十七后人——于世金

47
回复
626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4 15: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駿傑 于 2014-1-14 15:45 编辑
于世金 发表于 2014-1-13 20:22
首先肯定骏杰在家族历史上的深刻研究,每个问题都面面俱到、是我等宗亲掌握不到的信息资料
   希望骏杰 ...

希望咱們的溝通能成為爾後族人在對有爭議性問題的態度與認知上發揮示範的效果

"不管看法或認知的差異有多大 , 任何的訊息對釐清真相均有貢獻"

如果要談到于龍于虎來處 , 我必須要繞很大一圈來談這個問題 , 因為這個問題觸及到漢族人最不願意談到的歷史
首先談到"裕後堂" , 研究堂號的專家知道 , 這個堂號是不可以隨便叫的 , 這個堂號源於河南

其他姓氏也有稱是裕後堂的 , 其來源有二 , 一為自源頭即為裕後堂 ,一為新設堂號時用"裕後"為堂名
咱們于家好像只有膠坊一帶及東北零星于姓人家自稱為"裕後堂"後代
所以咱們原始的來處已略窺一二 , 不再明講
接下來找字典 , 任何的字典都解釋"于"1.姓氏2.于歸:意指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作客
在兵荒馬亂的時候(元金時期)修廟??這是件讓人難以理解的事 , "靜應廟"有別於一般廟寺
門柱上沒有任何的文字或落款
咱們除夕請老族宗來過年 , 是請哪裡的老祖宗??
我不知道大陸是否有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 , 咱們為什麼 , 年初二請老祖宗回?
回娘家=于歸
當漢人娶了苗族女子 , 子女是從夫姓還是從苗族姓氏??
如何在元朝保存漢族的血統?
不能再寫下去了 , 再寫會出事.....
欢迎宗亲认领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9: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骏杰宗亲你高估我的理解能力了、、读了好几遍,还是一片迷糊、、{:soso_e127:}
也许欲言又止的原因是另有隐情吧、、表示理解、、
欢迎宗亲认领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9: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费劲几番周折,经过多方打听,我今天驱车拜访了当年的双羊武工队队员李树人的儿子李德华老人,他现在在山东临朐县,已退休,当年李树人参与了查抄西大门的任务、、
发表于 2014-1-15 12: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1.是有隱情 , 一間三進廳的廟 , 裡面沒有半個字 , 這個隱情有多大!!
2.高密縣政府臨時辦公室曾設在西大門(當時有于家的人想要保住西大門)
問一問當時辦公的人員 , 或查一下有無相片紀錄即可
3.當初拆西大門的時候 , 是爭先恐後的拆 , 唯恐遺漏寶物 , 結果只查到三個大水缸
如果懷疑有寶物的話 , 應該先找 "雞脖子"的後人 , 他是第一個衝進西大門搜括的人
最值錢的東西是兩麻袋的地契 , 搬到青島去了.....
发表于 2014-1-15 16: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西大门这三口大缸里的水很深...{:soso_e113:}
发表于 2014-1-15 17: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水倒出來就可以了!!  把水缸砸了 , 就沒有水缸可用了
想一想那個場景 , 一票人在水缸旁 , 居然沒有一個人說 "把水倒出來"!!
還真有趣!!{:soso_e128:}
发表于 2014-6-5 17: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16楼的点评 , 做一澄清说明
在祭拜时 , 是请出"家堂"(又称掛谱) , 而不是祭拜家谱
所以 一潇湘竹先生 , 若有人在网路上po文说请出家谱祭拜
烦请您给予适时提醒
我在2楼提醒过 , 要请老祖宗回来时才会掛出家堂(掛谱)
而家堂填写的规范请参考"江西都昌黄荆林于氏宗谱谱系图"一文
家堂是家堂 , 家谱归家谱 , 意义不一样
发表于 2014-6-5 19: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 虽然要讨论事情用点评的方式不适当
不过!!再回点评吧!!
山东省高密的双羊与张秋于
祠堂在河南
牌位及家谱為姓氏发展后 , 子孙枝开叶散渐约成俗的產物
双羊与张秋还维持河南老家的祭祀方式
"江西都昌黄荆林于氏宗谱谱系图"及点评所述 , 家谱源於家堂资料的蒐集整理
所以资料的来源  与  资料加工后的结果是很明确的
学过资料库管理或数值分析的人 , 绝对不会倒果為因处里宗族之事
发表于 2014-6-14 16: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老五 发表于 2014-1-6 20:32
问一下世金宗亲:昌邑的于姓上源从何而来?

潍县县志记载,兹、闵、麻、纪明洪武十八年由文登斥山迁潍县,兹、闵居下密河西,麻居辛阜社河滩庄,纪居下密河东。辛阜社即现在的朱里镇,朱里镇跟昌邑县相隔一条河叫潍河。而下密河是哪里不知道,但根据有关潍县的资料得知:下密(史称东下密)县的县城,位于今寒亭区朱里镇(目前的朱里镇包括河滩镇)后吉家村一带。那么潍河是不是就是下密河呢?还是下密河其实就是一个地名呢?如果下密河就是潍河,那么……………………
发表于 2014-6-14 16: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yxc_wf 发表于 2014-6-14 16:40
潍县县志记载,兹、闵、麻、纪明洪武十八年由文登斥山迁潍县,兹、闵居下密河西,麻居辛阜社河滩庄,纪居 ...

《水经注》:潍水北经下密故城西是也。
发表于 2014-6-14 21: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精华
发表于 2014-6-16 18: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密县城原本位於現峡山水庫正南方
現於水庫南方仍留有舊高密县城遺址
我家不稱"高密"而稱"錙密"(音)
以上訊息提供參考
发表于 2014-6-17 18: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yxc_wf 发表于 2014-6-14 16:40
潍县县志记载,兹、闵、麻、纪明洪武十八年由文登斥山迁潍县,兹、闵居下密河西,麻居辛阜社河滩庄,纪居 ...

族群的遷移必須有些存在的條件
首先必須要有糧食 , 以繁衍後代
次之要避免天災 , 避免絕滅(例如黃河改道或旱災...)
最後要能避人禍(戰爭或改朝換代)
在詩經"振鷺"說明周朝時 , 已有大量于氏族人遷移到商丘(商的都城)
隱約可見 , 以河南為中心 , 于氏遷移是向東遷移 , 而不是朝東北方向遷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