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楼主: 于宝祥

七甲八社(七甲八舍)的进来(最新调查结果,不看后悔)

62
回复
15767
查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9-8 13: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茹”姓的故事
. X+ h; ]2 o; h; P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这句俗语表达了人们对于姓氏的重视。可是有很多特殊事件,却逼迫当事人隐姓埋名。昨天,记者在栖霞采访时了解到,在胶东不多见的茹姓,却与栖霞有缘。
  ?, {4 h+ Y+ @  于姓分出遇、茹两姓?在栖霞蛇窝泊镇,东初家疃、西初家疃两村共30多户村民姓茹。- S" v% O6 ^3 r
  今年41岁的茹永进,是蛇窝泊镇东初家疃人,说起自己的姓氏,他称说法很多。一说,是老辈从蓬莱迁到栖霞。一说是与栖霞著名的抗清斗争的领袖于七有联系。
4 u$ {( h( W. d  在栖霞,记者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于、遇、茹三姓系一家,正是因“于七案”,为逃此劫,于姓遂分化% e3 B9 V& a2 S
  出遇、茹两姓。+ c# m. e% D' h) i$ `
  根据史料记载,栖霞于姓系明初由文登大水泊迁来。清朝初期,抗清斗争的著名领袖、栖霞唐家泊人于七据牙山为巢,聚武勇上千,被清统治者称之为“诸寇冠”。清廷对起义农民和无辜群众进行了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于七一案,连坐被诛者,栖霞、莱阳两县最多。一日俘数百人,尽戮于演武场中,碧血满地,白骨撑天。”- o; d( y  z" G) d6 g0 P( }# p
  因于七起义失败,为免受株连,于姓遂分化出遇和茹姓,迁至栖霞各处,至今唐家泊村无一于姓。遇姓迁至西城镇遇家、亭口镇京甲、松山街道盘子涧三村;茹姓迁至蛇窝泊镇东初家疃、西初家疃两村。
. ~% D3 r: T, Q- i, x2 B  栖霞原副县长于化成,遇家人,藏有家谱。家谱可见,他爷爷时姓遇,他父亲时恢复于姓,但村中多数人还是保留着遇姓。
! y, m( Z% u# ^" |" n" a  茹培义,东初家疃人,曾任民兵连长,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胶东子弟兵团,随军远征,支援淮海、渡江、江南战役,参加了鄱阳湖激战。编写文史资料《解放战争专辑》时,李元章采访过茹培义,茹亲口说,他老根姓于,只好改姓茹。' l' t. m8 k$ J0 E1 u+ R8 G# w
  茹姓是杨姓的分支?不过,栖霞民间文化人士张荣起说起茹姓来,却有不同见解。他说,根据有好事者查阅资料得知,茹姓原来是杨姓的分支。( G9 I8 I( P' v9 Z% F( c
  据史料记载,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父叫杨忠,小名奴奴,曾跟随北周的奠基人宇文泰在关西起兵,为西魏、北周的开国功臣。北周本是鲜卑族,开国皇帝宇文觉称帝后,追尊宇文泰为文帝,庙号高祖。杨忠因随宇文泰功大,被赐予鲜卑族的姓氏“普六茹”氏,位至上柱国、大司空、隋国公。后来,杨坚袭父爵,封隋王。不久杨坚废掉周帝而自立为帝,建立了隋朝,史称隋文帝。杨坚的后人中,有一支仍保留鲜卑族姓“普六茹”,后嫌其为胡姓,就去掉“普六”二字,成为“茹”氏,奉杨忠为茹姓始祖。YMG记者夏红尧通讯员崔保华李元章
( v. x# r  z( U4 C
 楼主| 发表于 2011-9-10 14: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宝祥 于 2011-9-10 02:32 PM 编辑 & }2 s  s+ h9 s9 l1 P! n9 ~* W
  E1 j2 v' r% S
祖籍的出处越来越清晰了,我几个叔叔说祖籍那有什么家庙来。我仔细搜了一下莱阳团旺镇周围,竟然发现有几个村名都是什么家白庙的,杨家白庙,韩家白庙,庄家白庙,李家白庙等村,旁边有个于旺庄,不知道是不是这里出去的,而西面就是莱西的地盘了,向东南是海阳的地盘,西南是即墨的地方,这个中荆乡处于于姓村庄的中点几乎,看来去一趟是必须的了。顺着204国道,出了莱西不远处大概就是,在路东。。。。。& i: P; }8 ^5 T, S! l

' S' a- l# W( x! ?; M, s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09: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世四支应祥公后裔分布于:南司马庄、腾河、高家兴、于家庄、江村洼、南兴善、七甲、台上、北司马庄、沙沟、圈港、平岚(海阳县)、朱兰夼(海阳县)! 或许七甲的先人就是应祥公?3 O1 K; v. a  o7 V# [6 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