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2-10 19: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耀臣宗親您好
# C2 T) G8 l. C; [有幾個問題先說抱歉
) A! a5 \+ n& i( \9 M: p1.我知道在大陸你們用QQ但是我確實不知道QQ是甚麼 , 台灣應該不能用
8 H8 G# K3 [) o/ z2.另外43600.....我想可能是行動電話的號碼吧?: q; ?2 i3 S% x
于龍.于虎兩兄弟因為姓名特殊又好記所以被我父親記下0 |6 Z' N3 y8 ]- y, ^: s: g
這兩兄弟的名字是寫在柱子上的 , 而小孩子還看得到 , 表示離現代還很近
% ~- z" g# x( L) a* N) m可能是您講的那個年代+ U6 @5 z1 e9 @: G2 Z
為甚麼這兩兄弟的名字是寫在柱子上?. n4 \; r9 b) x, V
因為祠堂最上的樑上的第一個名字是始祖
9 k$ J: e6 N: d" b8 W) I& R- s接下來往下寫 , 當所有樑上都寫滿名字時 , 就開始往柱子上寫
! V: e7 h" D5 M& y越寫越往下寫 , 直到小孩子可以看到辨識的高度
) s T4 K2 K" h" j" d5 @6 p所以我才能聽說這兩兄弟的事
: N4 U/ R: p" c可是樑柱上這麼多的名字由何而來?
* v3 q& s. o" ]8 N* I; A2 u) a當然嫡系的名字會寫在主要的柱子上 , 而那些枝開葉茂的宗親的名字% D# F+ q5 K+ E" u. y
就由祠堂的中心由樑向四周散開 , 而且只有過世的宗親姓名才能書於樑柱之上. j) ?: d e5 s7 X/ p2 y$ X z a
而這些名字 , 是由在東北的宗親每年秋天農作物收成之後) Y$ e% I/ L3 m8 F6 d" X* y1 {' u
由陸路及海路用騾子拉的糧粖大車運回山東後賣了錢 , 添補一些在東北生活所需用品後& N3 O2 z4 Y3 u$ L8 g9 U
最後一件事就是要將過世親人的名字入祠+ D. \ m' {; N o& ?
所以于氏宗親應該分布於陸路及海路這兩條運糧道路上較為廣泛7 j1 ^% n- p2 z
也因為于氏宗親分布於這兩條糧道上保護運糧. W9 L- v' |% d
所以於清朝開放漢人可以到東北墾荒後 , 于氏開始人丁興旺起來* ?' O4 p2 V) H0 ~1 K
(不過我懷疑 , 于氏在還沒有開放墾荒前就有先偷跑到東北的先人)
; O4 @( X/ F# Q% V" I而這兩條運糧道確實是由于氏宗親的族群力量所合力建造. V2 M& z5 f, S0 o2 {9 E% ?
直到日軍佔領山東時期 , 保安隊(抗日游擊隊)的糧食多由此一糧道運送而來6 g9 r" h/ u% W/ E! H5 b0 @
最後結束於國共兩黨內戰
! N* n6 {% r4 |$ l而那些樑柱呢?7 u$ n# z4 e" g4 R% u
希望是被拿去填壩 , 而不是被拿去當柴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