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楼主: 于耀臣

。寻祖上

207
回复
4157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3 15: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庄虽然规定了前后四十个字辈,但是用字辈的非常少,而且主要是司马庄当地用,我所收集到的资料里面,从思字辈到最小的之字辈这17代人里面前面的字辈基本上很少有用的,尤其是除了司马庄之外其他村子的族人,天字辈之前的很少见到有用字辈的,甚至有的支系从来不用字辈,比如我们村,只有天字辈用了,改造夼村貌似就没人用过,据我所知,所有字辈里面也就天年开三代人比较多的应用了字辈。。。。7 O; e, y- U/ V$ ^3 q* l
所以说,14-20代之间的族人极少使用字辈,不用字辈不能代表不是这个家的人。。。。。
发表于 2009-2-13 17: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庄虽然规定了前后四十个字辈,但是用字辈的非常少,而且主要是司马庄当地用,我所收集到的资料里面,从思字辈到最小的之字辈这17代人里面前面的字辈基本上很少有用的,尤其是除了司马庄之外其他村子的族人,天字 ...  w( h" _, `" D0 V6 Y) b
于复林 发表于 2009-2-13 15:48

( \: C5 w, A1 r; \+ n3 f. w, A$ A' L' V林子:
; s& ^' a" o3 {7 e% `司马庄后人不使用祖上规范下来字辈是啥原因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2-13 19: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复林你好:我家情况家谱来看是没办法查到了.按三个字和两字排列那是乱套了!爷爷和孙子都重名了,更没法查到了,
发表于 2009-2-13 19: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按照字辈走很正常。。。+ W, j" r. |1 G0 P2 l5 c
在家谱中还是很常见的。。其实有很多家族看着貌似是所有人都是按字辈走的,而实际上并不是,有些人都是用了谱名而已。。。
4 Y: H  U% `0 _# q1 Z4 b. Q! Q司马庄这个情况不算啥,主要是心字辈之前很少有按照字辈起名字的,心字辈之后比较多一些,可能有半数的人能走字辈吧,到了复字辈以后由于新中国时期,就也没有人按字辈走了。。! d4 a; g4 r/ N  _! |1 p; r
0 x9 h6 {/ C( Q
像我们熟知的曾国藩,其谱名为曾传豫,传字辈( `1 ^: |/ `7 p/ d, I3 R1 C
蒋介石谱名蒋周泰,周字辈。。。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09: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复林你好:对我家谱情况来看:就是大连市于舂喜太哥讲活,我家那个古先可能到闯关东后家谱改名了.更无法查到了!我主要了解祖先足迹.来自何方!是怎么样来到闯关东了,所以不忘祖先,我到底是淮家的高祖。另外,我和哈尔滨于涛大哥心情是一样了!
发表于 2009-2-14 15: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哈尔滨于涛家与你家不太一样,他是属于司马庄分迁至文登的支系,建国前还是有联系的,而且分迁文登的支系不仅仅是第六世于渊于洋兄弟二人,明末以后还有不少人,只是目前没有找到。。。9 X5 K, ], @6 r# s/ c
" v, D" t- ~) n" F- {
还有丹东于江也是一样的,他是比较清楚的是司马庄后人,其曾祖由腾甲庄迁到丹东,但问题出在其曾祖去了丹东之后改了名字,而曾祖以上的名字他又不晓得,本来是其爷爷辈与腾甲庄还有联系,只是后来几十年没联系了,所以给断了,现在也没法查证他是腾甲庄哪一房的后人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2-15 21: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复林宗亲你好:那你说于涛大哥家谱是第六世叫于渊于洋兄弟二人在司马庄吗?他是什么时侯了.那是什么年代了为第六世.你给解斜一下。
发表于 2009-2-16 10: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渊于洋为司马庄于广第六世。。。% ~& \0 ~6 x; O$ m3 ?
至于于涛是不是他们二人的后代就无从知晓了。。。6 C9 l. o$ W2 p" ~& U0 y+ u
因为自司马庄分迁文登的支系不止他二人,自明初以后还有不少分迁过去的。。于涛家谱上第一代为于令,距今年代不算久远,要想知道于涛是司马庄哪一支的后人则需要去文登当地寻找家谱,以核实于令支脉的所属情况。
发表于 2009-2-16 10: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于珍会到你为11代,一般情况下繁衍11代左右的人的生存年代可以跨越顺治到乾隆中期以前,取个中间时间,大致在康熙中晚期,此时司马庄当地繁衍代数应在15代左右,而自13世以后正是司马庄后人大举外迁的时期,所以自13世开始也就造成了司马庄家谱的混乱,因此自13世以后外迁他省的支系很有可能是查不到的。。
" C9 Z$ p# ~) `, A3 A8 a( w+ W5 {我现在手上的资料也仅仅将世系补充道13和14世的一部分。。。后面补充起来非常困难的。。。
发表于 2009-2-16 10: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耀臣宗亲想找司马庄的根系,高林还更想搜集清楚呐!断考失讳的太多了...
发表于 2009-2-16 11: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0 ]3 ^; C# ^! L8 L+ f
司马庄后人全部都为第六世仲保公之后,除于渊于洋儿人分迁大水泊之外,其他人全部失考。。。
- N* k0 ~: |3 w: q. K# t" @! x4 w
+ j) ~: w. d' ]: {* Y8 A" P自仲保之后,一直到第十二世记载都很详细,然后从十三世开始有一少部分人失考,然后自十四世开始大规模外迁,失考人员增多,像我们乳山当地其他村落的司马庄后人基本上都是从十三世到二十世的人为分迁始祖。
+ f7 d: G' y5 v/ n2 R乳山当地分迁支系都有大量的失考,更何况是分迁外省的,失考很正常。。。
发表于 2009-2-26 10: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复林:司马庄总谱+ z& v7 v% {* U7 q  g& N
世祖:广4 A$ p3 R8 Y  f5 J* p
二世:江
& Q5 H+ L+ e. S( _" H1 z9 d7 Z三世:全 和 昌 进
5 Q; V2 V4 Q0 j4 R! g" M2 q+ q9 z* |四世:大春  三公 , 文清  清南 ,  % I* q+ r8 g/ M3 P# m
     敬祖   仲 ,  福 奉 义 敬! E5 T5 U: c- I0 ^% E$ ?
五世:子顺 子成 子和 子贺 奉先 敬先 世轻
5 ?7 r0 {2 x+ W0 x: R6 u' ?( ~    瑞轻 仲轻 秀轻 仲宣 孝宣 ...5 R/ y, p* i7 [  \. P
于耀臣 发表于 2009-2-26 10:18

7 n- F) _# q; }; M# q. d0 L! R8 p 靠,怎么五世出来了:士达 礼  吉  祈  祺
发表于 2009-2-26 10: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哪里来的啊。。。与我收集的资料多有不同,而且里面记载人数少了许多。。。。
发表于 2009-2-26 1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哪里来的啊。。。与我收集的资料多有不同,而且里面记载人数少了许多。。。。0 V+ u  r+ a  B& I+ }6 u* M0 \
于复林 发表于 2009-2-26 10:58
+ Q* ~2 W2 w) a0 d: _$ Z; [4 O7 h3 G1 k
楼上:请把你收集的都贴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21: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复林:我整完了年纪表.一代;于珍会。             ( 清朝康熙年间三十五年。是1696年左右)( W6 J4 Y; [& w0 @3 T4 O% L
二代;干虎。于龙        (清朝雍正年间四年。       1727年左右)* ~2 }' u6 R, i+ d, N' N! R9 O
三代;于德仁。于德前。于德水   ((清朝雍正年间十年。        1746年左右)
5 a. g' |# C& }2 F8 A/ N" \四代;于进凤。于进伦。于进学。于进思。于进河。于进江。于进礼。                                  (清朝雍正年间三十五年。是1771年左右)7 [9 Y4 m7 x4 u+ K
五代;于昌。于贵。于福。于景。于彩。于凤。于强。于宝。于会。于只4 o* U4 }8 U1 t/ }
                     (清朝嘉庆年间一年。1796年左右)
& k* T, ?2 h/ q' O+ T* A六代;于永明。       (清朝道光年间元年。1821年左右)" \3 d5 J4 X! M0 _
七代;于有。于伦。于坤。                  (清朝道光年间二十五年。1846年左右)。# t2 W2 e  v# f. L% a1 Z
八代;于占江。于占海。于占河(羊1871-1960)。于占水。于占喜。(清朝光绪年间二年1877年)* U+ Q: `+ \, e0 n& u. w# ~
于占河是我太爷那辈时间准确.供你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