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41
- 帖子
- 精华
|
楼主 |
发表于 2008-12-15 17: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清初入中国,与汉人既非同种,更重要的是不同文,因此完全是一个民族国家对另一个民族国家的侵略杀戮,其性质与日寇侵华相同,其镇压和杀戮有过之而无不及,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规模残忍都比得上南京大屠杀。与日寇唯一不同就是满人最终战胜,前后逐步汉化,而日本战败,若战胜后不会汉化。 8 r: f' V: d3 k6 X
于七起义后,清廷大肆捕捉杀戮,仅官方府县志记载: 当大军之初至也,有谓莱阳同恶者众,欲悉诛之。赖知县邹知新力请于三大帅,保全甚多(想一想,图喇700人在小小栖霞城以从贼罪名捕获城中三百余人)因为张尚贤曾授权于七为栖霞把总,人多畏其强御,折节与交,故事后颇有株累者。(清政府)搜索莱栖两邑向与七相交,凡通一刺者皆系于臬狱,株连缙绅又数十百家,三年始雪。--登州府志 $ f0 {+ P8 u- F+ ?
栖霞县志列女有一则与衣氏被株连有关的记载:孙氏,莱阳巨族女,幼字郭落(佛落顶?)衣鼐.鼐故宦家子,于七之乱缙绅遭诬者众,鼐举家被戴,独以身脱匿孙所,谓其可以生己也.孙以女尚在室,衣氏祸旦不可测,谋将执而献之.女潜以实告,助之资斧而逃之,遂自经也.鼐夜一梦,女指示前途,颈若垂组者,惊曰得无死而卫我乎,事平访之果然.感其义,立主于家,使子孙世奉之.这是一个凄美而真实的故事,可与蒲松龄聊斋里公孙九娘的鬼故事相映. , O3 K3 o: l2 T6 l& b/ H$ m- Z
蒲松龄与于七同为栖霞人,顺治五年至十八年的某一年里,蒲还参加了乡试,被当时的山东学政施闰章点为第一。《聊斋志异》中曾记载:“于七一案,连坐被诛者栖霞、莱阳二县最多,一日俘数百人,尽戮于演武场中,碧血满地,白骨撑天。上官慈悲,捐给棺木,济城工肆,材木一空,以故伏刑东鬼多葬南郊。”公孙九娘一文借公孙九娘的故事反映了株连屠戮中饱受折磨的人们的美好期望。 ! u. i. K9 q/ P$ d4 q7 E I" I6 g
上文提到的威海卫。事后清廷严查“于七案”,结果“坐死者甚众”。《威海卫志》记载:该年(康熙元年)“登属被贼残破等事一案”,威海人丁死亡计101人(中则人丁7人、下则人丁53人、下下则人丁41人)。究为何死?则无记载。而顺治十四年《丁徭清册》记为原额三则人丁570丁(16岁-60岁)。就是说小小威海卫青壮年人口死掉六分之一!? 1 L6 a( b( u: _- Q) w4 z
不过孔孟之道不绝,还是有文官有爱民之心。
9 t* s: \% _1 I9 _) [3 x 除莱阳知县邹知新外,我还知道几人: 薛 沄 字子大。顺治戊子举人,壬辰进士。...迁登莱海防兵备道。会于七反,禁旅云集。沄运筹飞挽,饷皆立办。日巡牧地,禁客兵之扰民者。盗平,师旋。民有被俘者,沄驰截道祖,解五百余人以归。其有滥坐寇事未定谳,自登州逮至省者约千人。沄谕之,曰:“尔无罪,自诣即得白矣。”皆行,无一人逸者。及按覆,多能释,叙功加一级。值裁冗员,沄在裁中,遂归,卒年四十三。
9 Y" }& M8 {& p+ p) t q) k& n 于聘三,古庄人,清初入登莱青道幕。康熙元年,于七之变,大兵至。时有令,兵过麻岚即屠杀。聘三泣请,过小沽河然后杀。及渡河,又求缓诛。将军怒,乃跪求一箭之地内暂无杀,许之。聘三前驱骤马弯弓大呼,使百姓速逃,于是奔逃得脱者无算。--光绪《平度州乡土志》 这个于聘三可能就是 薛 沄 的幕僚。 陈永任 字重我,招远邑庠生,居乡教授。岁施粥以赡贫人,行谊孚乎州里。于七之乱,将军白公督师往讨,屯兵毕郭镇。命永任护村民于镇东兴国寺,比移兵,男妇数千人悉按故堵。自是人知读书有用,从学日众,实开一方风气。以子嘉典贵,舶封修职郎。
% p* H3 _2 ]( h 下面是招远县志里与于七造反有暗与贼通嫌疑的案件,不知是否真地通于七,总之有人借机除掉了自己的宿敌。相关人员是招远得乡总,跟于七把总似为相同职位。 臧梦麒 字耀宇。顺治四年丁亥,以公举为练总。。。是时乡总,东石崇金,西刘二揣,北欧明显,南则梦麒也。明显素忌梦麒威名出己上,思中伤之。既至鹤山,三面峻绝,惟南路平坦。即令梦麒当之,梦麒恐盗由此逸,与弟梦豸奋勇直前,杀一僧,搜放良家妇女数十,众僧逃窜。梦麒兄弟追至九店,格斗良久,适道宪至,麾众相助,遂歼众僧。辛丑,于七倡乱于栖。乡总入城守护,而明显以暗与贼通,事泄不自安,谋作乱,独忌梦麒不服,欲除之。与崇金约,不从。遂约定二揣,以腊月二十二日,集四乡总练兵奎星楼下,因以杀梦麒兄弟,即害邑令张公会石。工邢五奔告梦麒,梦麒夜半见张公,具陈其事。杨柱者,邑之耆士也。素以学行重于张公,亦以明显之谋来告,与梦麒遇,遂定谋于公前,使柱先往谕之,梦麒潜兵以待。黎明,明显至楼下,召梦麒、崇金皆不至,闻杨柱来,拂衣而去,柱随至东门,具言张公无他意,梦麒不启衅,皆汝自生疑心耳,因晓以理义,怵以利害,明显屈服。遂引见张公,遇梦麒于署前,握手欢笑,逾于平时。既入见,坐间谈宴,猜嫌尽释,张公因得密报,青州驻防将军军帅兵至栖平于七。壬寅正月二十二日,兵回至招,张公帅四乡总迎谒于邑东七里泉遂缚欧、刘,招境以安。张公感梦麒义,旌以匾曰:《功存御寇》,而杨柱亦旌以“功在全城’’云,事定,上宪召梦麒考验,授职会。梦麒疾不能赴,阅数旬竟卒。5 _- Q1 y5 z5 p0 K0 O) h! y2 h4 `
五、于七下落 清史载七窜入海。现多认为于七突围后,避祸隐身崂山华严庵,拜慈沾上人为师。法号寂彻,名善和。继师兄大泽,主持华严寺20余年。1701年(清康熙四十年),去世,享年113岁。今存善和墓塔、画像。青岛一带螳螂门甚至还流传于七(善和)入寺后化名王郎,创螳螂拳法。 7 E: W+ |; Z2 x0 M8 t
即墨杜延 《谭略〉说,吴三桂反时,有人见他书生打扮,骑驴负青囊而去,未至而卒。
* p* R- V5 H( {2 n7 u 牟平牛郎门亦传说其重伤为牟平留各庄乡萧氏所救,化名燕飞,将拳剑枪法融于放牛棍中,授予萧氏,其棍术曰牛郎棍,拳法曰萧家靠,伤愈后离去,此术萧家秘传。案,牛郎棍法疑即山西之鞭杆术,燕飞一做严飞,传为明末武将。另石家庄有燕飞剑,燕飞拳套路流传。 j9 Q H$ s9 ~. Y$ G3 Y& ?. h$ [4 Y
以上个说均为推断传说,无直接可靠的凭证。其实于七未尝不可隐居荒野终老,或为乱兵所杀,或穷窘而死,君不闻寥落荒野地,亦为英雄埋骨处。 0 ?" N: I O2 E5 B* B: ?* |. i
六、起义双方人员: : L3 r; |* u$ \' L: ]) F+ }
张尚贤,汉军正蓝旗人。顺治七年,为登州知府,劝降于七。曾任广宁知府,到顺治十八年已升至奉天府尹,是个善于民政的好官。 4 S+ v9 |* @# |6 R$ \( C+ Z
尚可学,字企圣,盍州人,顺治四年知文登县事,于七逆党据昆嵛山窃发蚕食牛羊掳掠子女,可学执戈突入,擒其枭贼,逆党大慑。 6 i, \2 ~) F2 ~
董樵,初名震起,字莺谷(又作樵谷),号东湖,后名樵字亦樵。萊陽諸生。國變後,与赵士哲隐居宁海松椒山,后徙居文登海濱。人称东海高士,亦誉之为东海夷吾。是知其有经济谋划之材也. 方竹杖歌为莱阳董樵赋"董樵董樵真吾徒,胸中豪气无时无。谈兵肯事东诸侯,作骚直学屈大夫。""谈兵肯事东诸侯句"可证明他曾参与军事 6 ^1 d F7 _ e& j9 h: B
尹应和、尹秉?父子,锯齿山义军骨干,被擒斩
9 f( F5 L/ p8 T% r+ f% a9 b 高要亭、刘长千,于七义军部将,锯齿山
1 U+ A! h! m; t 吕思曲、俞三 ,吕思曲、俞三等以数千人拒战,通嘉击败之
3 I% H! Q# ]+ h) ^6 \* k 常和尚,昆嵛山禅教寺和尚。清顺治五年(1648),响应栖霞于七起义,联合张家埠农民领袖张振纲等,以昆嵛山为根据地,率众抗清。顺治十八年,(1661)春,于七再次起兵叛清起义,常和尚和张振纲率义军火攻文城,西围宁海。攻城不克,退兵.康熙元年(1662),被文登营副将刘进宝所率清兵雪天奇袭,兵败,自缢于青石庵。清兵“磔其尸以示众”。
t$ o6 E+ T$ }: d- k5 N- k0 o; i. F 张振纲,文登张家埠人,顺治十八年与常和尚响应于七起义,火烧文山,围文城六昼夜。兵败,传说潜于江南。
" f5 d* W; @ i0 e; q 牟平龙泉镇在昆嵛山西,流传很多常和尚、张振纲与清军战斗的遗迹。军石村原名将军石,村附近有两块巨石,相传为抗清的农民领袖常和尚、张振纲两将军比武时搬动的,故得名。龙泉镇阵圈村相传清兵曾与常和尚、张振纲率领下的农民起义军在此对阵打仗,村又处在半园圈的山形环抱中,故得名对阵圈。占昌口,常和尚、张振纲率起义军与清兵苦战于村北山口,村得名战场口,后更名占昌口 + ^7 Y% J- s3 B- H
徐海门、徐耀门,占据招虎山
) N! d- ?+ D+ q$ ~1 P2 y0 U( S 殷忠续(段忠续)、杨万鹏(林万鹏)、庞应奎、高起英,占据即墨鳌山卫。清兵将至,义军解散。
; S* p/ y4 f2 t2 n4 v) q0 A3 `5 ` 李冒子(李猫子),“康熙元年,栖霞于七之乱,平度‘李猫子’为其前导,及于州东界,入据朱毛城。”(道光《平度州志》)他由平度打到沽河,被即墨参将刘国玉击却
! r4 q3 j% x: L; Y% I, @ 邢小泉,攻福山,不克
9 A: L6 N7 v( L$ W5 | 王以升,牟平百马庄人,参加于七造反失败后,康熙年间被抄家.后百马庄村名改为缫丝夼 # _% {$ \- M7 l4 g
乔玉季 阿纳海败乔玉季於连山,夜战,阿纳海中创卒,
* s" d }0 P" K; d) x; x 蔣靜剛,被邁圖击败,疑为张振纲之讹
% I7 v, g. w8 Q4 j) F( n 滕、贾二将,乳山夏村镇腾甲庄据传清康熙元年,于七部下滕、贾二将隐居此地,取名滕贾庄。康熙三十年,于式款由司马庄迁此定居,滕、贾二姓迁走,后取谐音更名腾甲庄。
, r+ k7 f4 ` P 王三侉子,"王三侉子者、北直人、聞即昔之鋸牙山反賊、于七先鋒、綽號王二帽簷子者也、因于七敗走、三潛、乃至焱??邳接壤之地、名五丈溝、建築樓堡、招集亡命"。其子王可習与一伙杀人不法,横行乡里,被时任县令的黄六鸿带衙役和家丁剿灭.其时王三侉子已不在.
- {3 J. S3 k1 N, [& P1 d/ H ) M' h# D7 S( t0 Q1 {2 {
濟席哈,顺治十八年以濟席哈為靖東將軍,討平山東亂民于七。 5 y# x9 c" u6 `" Z
额赫讷,纳喇氏,满洲镶蓝旗人。...从征云南及平栖霞土寇,有功, & W; h/ i+ N# ?% E
武穆笃,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又剿山东土寇于七,有功, ( g' F" k9 V5 x& t V! @% B
硕岱,喜塔喇氏,满洲正白旗人。...又从将军济席哈讨定山东土寇于七。 & h+ F" @! {- H
阿纳海,...十八年,从靖东将军济席哈讨山东土寇于七,败其党乔玉季於连山,贼夜出,阿纳海与战,中创卒,
2 J9 Q/ ^/ [! J6 K( B! ` 安珠瑚,瓜尔佳氏,满洲正黄旗人,...从将军济什哈讨莱州土寇于七,皆有功。 V5 P0 }) G2 k3 n: P; n
通嘉,顺治十八年,以护军参领从靖东将军济什喀讨山东贼于七。于七据栖霞、岠褭山为乱,其党吕思曲、俞三等以数千人拒战,通嘉击败之,贼遂以平 9 n" w# c3 b& j, \% d
邁圖,滿洲正白旗人;姓佟佳氏。...順治五年,從徵山東,破賊首蔣靜剛於鋸齒牙山巖。
% ?6 B7 K- ~1 h9 o4 D8 ~ a( u 楊捷,字元凱;義州人。...十八年,命署廬鳳提督。尋調山東;土寇于七敗竄入海,捷捕治其黨五十餘人,誅之。 : a+ J. k: s6 i5 N1 u
李萌澄,字平伯,顺治十一年知文登县事,守城七昼夜。
' ^9 @2 ?& [" S2 I! W 刘进宝,子君重,广宁人。顺治十八年(1661)任文登营副将,围文登城七昼夜,率兵解围。 清军主力退走后,负责剿灭残余。其屯于昆仑、招虎诸山者,副将刘进宝以次捕治之。
) Q, q0 R% A3 \ 李延芳,文登千总,正好带兵经过福山城附近,与邢小泉遭遇,义军被打退 8 X- U `2 q% }# q% L
王允升,文登营都司,率200骑兵增援文登城,交战中射中张振纲。张军退至文山,适秋深草高气燥,王允升用火攻,烧死很多。 7 D. x N# H& A( ~& `
福山知县申修,乡官鹿兆图、庠生岳之萌、郭谐、吕继祖、王 四人为四城总理,守福山城。 ) V& |: x& ]4 Y" n1 w
宁海知州文映朝、都司陈 与缙绅李别驾挺生:守御宁海州城三昼夜。 7 m3 a6 J7 r1 m3 Z1 v
# H: T$ p! n9 r9 N: r
东牟王子曰:登莱地域褊狭,土壤瘠薄,非用兵之地.然士焕文武,人民朴勇,斯土有材;若值中原扰攘,内修兵革,外结诸侯,伺机奋戈而西,有可为也. 隋末淳于朗据文城王,降唐为登州刺史;民初刘珍年东败张宗昌西拒韩复蕖,割据半岛,然失信于中原,以独致败;本朝太祖武皇帝以大将许世友经营胶东,入此东隅悬绝弹丸之地,乃至奄有山东,竟成定鼎之功. 予观于七特匹夫之雄尔,有豪侠之气,无英雄之志.初起,以妇人之仁受张尚贤之惑,坐失良机,忍辱苟且,然终不能自安;再举而大军压境,生灵涂炭。 明末国变,仁人志士多怀破家亡国之痛,希图恢复。莱阳董樵,其贤长也,盍不辅佐之?抑谏而弗纳,如亚父之出亡,愦曰竖子不足与谋欤? 嗟夫,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士之痛莫过于此,刚烈者赴死,寄望者忍辱,年深日久,贤与不肖名事俱没。王子有爱恨,心不能平,特搜罗人事以彰显之。
0 F, e7 y! f0 G+ p- H- b, C
9 x; j' i, s' z9 g
' W1 w8 v) V: |/ p作者: genpa 时间: 2007-6-26 22:18 8 n2 m; ]; @: |2 k9 l2 x
N; N L2 A2 Y$ a! ?公子,蒲松龄为栖霞人么? 4 x. S' r& ~8 Y* J* }8 ~
作者: 景由心生 时间: 2007-6-28 21:54
0 ^+ w7 b. f' o0 S: k. u
6 y! L+ D: l( R5 ?/ u8 s系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十多年前,我去过其故里。
; H9 ^$ I/ k& i作者: 大匠 时间: 2007-6-28 22:15 0 b4 m" @- [& t9 r' y* `
+ a8 a5 u1 R k" r' b6 ~# ~
阅罢痛快过瘾。 * R$ Y( a) l6 A2 q5 a7 o) y7 t
作者: 老方 时间: 2007-6-30 13:04
( x% m/ E5 T$ o$ a, b' n
# k- |2 E0 L* v& c8 ~7 o公子辛苦了~2 E+ Q! ^2 x/ b7 Z$ H" [5 ^% d# z7 h
: R% P5 H- S1 b( _2 G那个海市吓倒徐大人的情节生动。- k* Y! R7 H2 W* I7 a, L% j
0 m e+ Q, W+ d1 p4 |+ s; B2 a2 Z于七起义与捻军东征给牟平百姓造成的影响至今在流传中显现,如“上浩浩山"的吓唬小孩的话,及有关长毛子的传说。" Y# p% r& ^: f- v' H
, p7 a0 m k" T6 T1 c
我听我父亲讲过的一则故事:牟平县城南有座南xi(溪去三点水添山旁)山,在高梁镇。山下有座庙,庙产属潘格庄村,有天村里翻修房子,挖出一口大刀,上有”于七“字样。当地人猜测说这是于七的大刀,可能事后就隐藏在山下庙里。每到春天,山上的迎春花(俗说光腚子花)开后,当地百姓都说“于七活了“。把迎春花比喻于七,说明当地百姓对于七的怀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