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于右任作品疑被私分

11
回复
239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0 20: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捐赠人称陕西咸阳政协官员私分于右任书法作品; Z& d3 W0 M1 Z$ ~2 _' B9 E

$ p% W: M. D; G  c资料图片:于右任与孙女: R5 j4 M/ j: X+ s2 ?6 O

( }( j+ u  I2 A资料图片:于右任书法
3 f" m% A% Y1 g& ]2 o向陕西省咸阳市政协捐赠120多件于右任书法作品后,捐赠人卓登却发现自己捐赠的文物下落不明。卓登称,自己捐赠的字画可能被咸阳市政协的官员私分。
! |$ B1 }5 V7 z  捐赠人
& P1 b5 j* R: x, w2 Z  要求公开捐物下落无果& U0 y/ R( I: R7 V
  6月17日,62岁的咸阳人卓登介绍,其父卓敬亭在民国23年任民国监察院办事员,与时任院长于右任交往颇深,曾担任于右任的卫士长,生前保留了一批于右任的书法作品。- S* {' z% r/ x! ?( O3 v
  卓登称,其父1966年去世,将这些字画留给了他。1986年,卓登将家中所存的120件于右任的书法作品捐赠给了刚成立的咸阳市政协。
3 u5 F9 B5 j9 i* E  记者昨日获得了1986年卓登捐赠文物的登记表复印件。根据这份复印件,卓登共捐赠于右任书法作品大件50件,合小件计122件,此外还有一名叫赵国宾的人送给于右任的笔筒一个。
# W+ T- w" @- b( b$ A1 l9 {  该登记表上,有咸阳市第一任政协主席刘长凯、秘书长路桦、工作人员赵素娥、恩玉飞及捐赠人卓登的亲笔签名。登记表共4页,每页都盖有咸阳市政协办公室的骑缝章,最后一页还另外完整盖有一个公章。9 ]0 p1 g, V% G4 l( h  c5 @8 Y
  卓登称,他捐赠于右任书法作品后,成了咸阳市政协委员。近10年来,他多次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向政协询问这些书法作品的下落,却反复被拒绝。在咸阳市第四届和第五届政协其间,他还以政协委员的身份上交提案,要求政协公开这些捐物的下落,都没有结果。
  n! j- Y; i6 U  卓登称,当年经手的一位政协官员告诉他,捐物可能在第二届或第三届政协时“不见了”,可能是被私分了。/ R: N$ a$ \" u1 B# j. @
  捐赠牵线人
" Z1 N3 {. I8 F$ W1 \! v0 v  有人劝自己拿回家珍藏
* Z* F6 a0 r7 u1 B- e+ B9 @$ ?  昨日,原咸阳市第一届政协秘书长路桦介绍,经他发现并牵线,卓登确实捐赠了一批于右任的书法作品,但有相当部分没有于右任的题款,价值并不大。
3 t7 I- A8 p" u8 q3 A  但记者根据捐赠登记表发现,标明“无款”和“无名”的捐物仅9大件,另41大件都标明是“于右任书”。
# z6 K0 g& `0 \1 V( g  据知情人士介绍,卓登当时是个农民,捐赠以后咸阳市政协将其一家四口的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并调到咸阳市,卓登也成为咸阳市政协委员。! @  F9 \- ?' J2 o/ a
  路桦介绍,其于1992年离休,此后就不知道这批文物的下落。东西捐到政协后,曾有人劝他拿几幅回家珍藏,他本人觉得这些是文物没敢拿,但有些人当时拿了几幅回家收藏了。( c0 l0 j# J) [
  “我听说,现在还剩下十几件在政协。”路桦说,他还听说有部分捐物可能被送进了于右任纪念馆。
( ?$ l/ \0 x7 k: d  政协主席' @* K9 Z* u/ h7 I) a7 e
  捐物年代久远下落不明& g, K: J3 {, X+ U
  知情人士称,今年5月咸阳市政协一官员曾表示,并不是不愿意给卓登看他捐的文物,而是这些东西找不到了,根本拿不出来。
: \( C4 l, ]- Y! [9 |0 I9 C' G  昨晚,咸阳市政协主席李效民表示,此事是咸阳市第一届政协时的事情,年代久远,过去的经办人员都退休了,其作为现任的政协主席也不知道这笔捐物的下落。
( z# d' X3 U- {6 s7 [; d/ Z  “我刚调到政协工作,不知道这些东西在不在政协。这个事情我们市里很重视,正在调查。”李效民说。* A' ]  f$ z% v
  【新闻背景) ~) k5 q, o4 [+ h7 ?6 ?
  书法大家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民国政府担任高级官员。擅长诗词书法,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20: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右任作品疑被私分续:捐赠人称估价逾4000万
1 T$ L1 A7 y: `: Y/ \2 U# e: q  c( ?/ h$ [! m
是谁拿走了122幅于右任作品》一文经媒体报道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昨日,捐赠人卓登称,自己最大的苦恼是,相关部门对外声称调查此事,但作为当事人的他至今未接受调查,相反的却受到“威胁”:“小心你的头”、“注意安全”。
% L8 D1 v3 f! K" u/ \3 \7 N  为了估价四千万左右的文物不被人贪污私分,能及时追回。今日,卓登通过本报首次公开亮晒自己24年前的捐赠文物清单。77岁的“牵线人”路桦也表态,自己将配合相关部门把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3 |0 a* ?4 U) H2 t7 p  捐赠人' V5 L# K; j/ X1 ~
  最大苦恼. r9 d4 R2 i9 G
  至今未接受调查 自己还遭受“威胁”6 O9 X6 W: [$ T. P$ |! f* y2 G$ `: }  E
  昨日,捐赠人卓登激动地对记者说,感谢三秦都市报对此事的率先关注和报道,如今,新京报、陕西电视台等媒体也纷纷报道自己的遭遇,让他觉得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这么多年以来,为了打听我捐赠的文物如今怎么样,我不知道吃了多少闭门羹,给相关部门反映举报,但是没有任何回复,我知道文物丢失不见了,牵扯的人太多,寻找的难度也很大,如今,是你们媒体给了我力量,让我继续寻找下去,讨回一个公道。”# S+ ?0 M4 G/ z0 v+ b- y8 e
  谈及自己现在最大的苦恼时,卓登对记者说:相关部门对外宣称他们已经调查此事了,但是,至今也没有相关部门的人找他这个当事人调查此事。而且,这几天来,他还收到两条“威胁”短信,一条是“小心你的头”,另外一条是“卓兄,注意安全。”; }; \1 v: X  I( ^: ^
  最大心愿
( m$ j/ o. V! n* ~  估价四千万左右的文物到底在哪里; X2 i% T: V8 R# |& G9 e' ?
  “我父亲生前对我说,儿子你要好好保存这些宝贝,咱们卓家后代三五辈哪怕不用赚钱,仅有这些宝贝就够吃了,可没想到当我无私地把文物捐出后,竟然换来文物下落不明的结果。”卓登对记者说,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相关部门能把这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让估价四千万左右的文物不要外流、被人私分,让属于自己的那10件作品归于自己。
  [! Z+ w$ U6 h7 ^% m4 b  卓登说,直到后来他才听咸阳市第一届政协秘书长路桦说,当时自己捐赠文物后因为咸阳市政协感到过意不去,还给了卓登一笔钱(具体数额记不清了),并把122件作品当中的10件留给卓登,而且路桦当时也在上面签了字,但是卓登称自己一直没有接收到这一笔钱,也没有见到留给自己的这10幅作品。“我的两个女儿现在在上大学,儿子已结了婚有了孩子,我又没有退休金,以后养老都是个问题,所以希望当时政协承诺给我的那10件作品和那一笔钱能给我,我生活得很不容易……”昨日,站在正在装修的咸阳市政协门口,看着牌匾,卓登的心情十分复杂,时而叹气时而生气时而闭着眼睛无语,时而紧紧握着牌匾并捶打自己的胸……
& d, s% }' k8 J- Y: v  据其介绍,前阵子他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一代书圣于右任专场”了解到,拍品成交总数138件,总成交价为4510.5万元。据此,他估计自己捐赠的122件作品总价也在4000多万。
- z2 C+ c* Q, e  牵线人
3 d* M- \7 d  i) e7 c. _0 U: [  一定要把这个事查个水落石出+ s$ R) k, @- F3 l
  昨日,原咸阳市(第一届)政协秘书长路桦对记者说,经他发现并牵线,卓登捐赠了一批122件于右任的书法作品,而他于1992年离休,此后就不知道这批文物的下落,他感到十分痛心。作为一个牵线人和经手人,他十分难过,虽然自己77岁,但是他要在有生之年,配合相关部门把此事查个水落石出,否则对不起捐赠人卓登,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也对不起国家,违背了自己当时牵线的初衷。; u0 K! [% ^( t% Z- M
  晒清单
. g) v" L  ]. H- r; y. N  捐赠人首次晒捐赠清单; ^! T, G; y6 h  ]8 z/ X7 A
  “我今天通过你们三秦都市报,把这个捐赠清单晒出来,让人们都看看。”卓登对记者说,当时自己捐赠了于右任书法作品大件50件,合小件计122件,此外还有一名叫赵国宾的人送给于右任的笔筒一个。后来他多次找咸阳市政协要求看文物,但是有的领导因为拿不出这些文物竟然谎称说“你捐的是赝品,要也没用”。卓登说,听到这样的话他太气愤了,自己的父亲卓敬亭是于右任的卫士,还有于右任的委任状(因为年代久远,有些磨损,但是字迹隐约可见),当时捐赠的作品50大件中41大件都标明是“于右任书”,标明“无款”和“无名”的捐物仅9大件,而且当时接受捐赠的相关人士都确认并签了字。5 A9 S, k0 B2 d( ^
  今日,卓登通过本报首次公开晾晒这份24年前的捐赠清单,当时他们还给所捐文物编了序号。记者看到了1986年卓登捐赠文物的登记表复印件,该登记表上抬头写着“卓登同志所捐字画简明登记”,有咸阳市第一任政协主席刘长凯、秘书长路桦、工作人员赵淑娥、恩玉飞及捐赠人卓登的亲笔签名。登记表共4页,每页都盖有咸阳市政协办公室的骑缝章,最后一页还另外完整盖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咸阳市委员会办公室”的印章。
发表于 2010-6-21 11: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哪去了?" H; t) i' J" p) O3 k2 k

+ _. F8 A/ V1 h
7 ~3 t$ `" k! `1 l关注!
发表于 2010-6-25 18: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1: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陕西咸阳证实24件于右任作品被官员保管
6 x: I6 a7 r9 F( K6 [2010年07月04日03:31  新京报
0 S2 {, g* Q/ r( i8 Z' X4 s- C6月18日,新京报报道陕西咸阳人卓登于1986年捐给市政协的百余件于右任书法作品下落不明,怀疑被政协官员私分。7月3日,咸阳市政协向媒体通报称,已有112件查证落实,仍有6至9件受捐文物下落不明。通报会现场,不请自到的捐赠人卓登却被官方“请出”了会场。
, B# N" ^2 _' T; W  24件作品被官员保管
. O$ x' C7 }1 v, ^/ L& w* X8 P  1986年,卓登将家中所存的于右任的书法作品捐赠给了刚成立的咸阳市政协。卓登称,近10年来,他多次向政协询问这些书法作品的下落,却反复被拒绝。卓登称,所捐作品可能是被私分了。
# k; h+ x! E' l- h- K  今年6月18日,咸阳市政协主席李效民介绍,此事经新京报报道后,引起了咸阳市委书记千军昌的重视,当日责成咸阳市公安局、咸阳市政协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此事展开调查。+ ~+ @9 T2 {# t7 I' j: a
  7月3日,咸阳市政协通报称,经调查证实,1986年6月,卓登将其父遗留的122件书法作品捐赠给咸阳市政协。咸阳市政协经过协调为卓登及其家属共5人解决了咸阳市城区商品粮户口,并增补卓登为咸阳市政协委员,此后又连任四届政协委员。8 B. c0 B9 T% R# p
  经查,1992年2月,陕西省政协、咸阳市政协、于右任故乡三原县政协联合举办于右任书法作品巡展,同年8月到9月又在深圳等地巡展。结束后,因巡展经费问题,负责巡展工作的时任三原县委顾问崔德志未能将参加巡展的于右任等人作品及时返还咸阳市政协。" q' o, m' I% r% C
  通报称,在巡展经费一直未解决而又无法保管作品的情况下,2001年5月,崔德志将其中的78件作品移交三原县博物馆保存,24件由自己和巡展工作人员原三原县统战部干部张爱丽保管。
# h* @; _1 b, z  6至9件作品下落在核实
" _: ~3 U# ~: P8 i9 Z0 e4 b* i2 q  通报还称,1988年12月19日,卓登本人从咸阳市政协领走于右任等人作品10件。1991年,经陕西省政协领导协调,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从咸阳市政协又借走作品6至9件,用于展览。5 {# k/ B$ q) [
  咸阳市政协秘书长田晓东通报称,截至目前,咸阳市联合调查组已在三原县博物馆封存参加巡展的作品78件,从崔德志和张爱丽处追回作品24件,加上卓登本人领走的10件作品,总共有112件于右任等人书法作品已经得到查证落实。另有于右任书法学会借走的6至9件作品的下落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
; {8 `7 [" \; K. I  i5 b5 Z  发布会未回答记者提问" q7 G" ]5 a  ~8 Z9 z
  另据媒体报道,通报会上,众多记者就“于右任等人”的“等人”何指、查证的于右任作品的真伪与查证的“于右任等人书法作品”与卓登捐赠122件的件数不一等问题纷纷提问,但是咸阳市政协与市公安局的通报人员一概不予回应,仅表示“以通报内容为准”。7 y/ i& K! f* N
  ■ 现场
" w: \( p+ P! j* Y% H( p  捐赠人被请出发布会
% u' k1 U7 {3 f3 T! Q% B  6月底,捐赠人卓登介绍,其已经委托陕西省西安市永嘉信律师事务所律师秦涛介入此事,希望讨个说法。8 Q6 |. N) y; L. U0 h  v: E5 `
  昨日,秦涛介绍,其于6月26日接受卓登委托介入此事。6月30日,其向咸阳市政协发去了询问函,询问所捐文物下落及政协保管、使用这些捐赠文物的工作流程。, k9 v, u/ _9 K( n* Z& D
  秦涛称,在函中他特地对咸阳市政协作为受捐方是否尽到了妥善保管这些文物的义务提出了质疑,但至今咸阳市政协未答复。
9 p5 w7 r3 o% w( `0 }, c* ?  卓登介绍,7月2日晚,有媒体记者告诉他咸阳市政协将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调查结果。卓登表示十分不解,“我是捐赠人,我捐给咸阳市政协的东西下落不明,现在查出一些眉目了,居然不通知我而只通知新闻单位。”
6 n, {9 _3 r% ^/ _7 `( r. g; s+ e5 {  律师秦涛介绍,虽然没接到通知,昨日上午他与卓登还是赶到了现场,但卓登随即接到当地官员的电话,要求其“配合政协的工作、离开会场”。无奈,卓登被迫离开了发布会现场。$ J& Z  V. |3 B) w8 Z
  ■ 疑问
7 |, G3 p, [: p7 t3 c# t& F9 s4 n7 x  官方数据少算9件作品?) l! e" p( e: _9 v; x3 q1 N1 ^' }$ D
  昨日,捐赠人卓登对咸阳市政协公布的数据提出了质疑,认为公布的相关数据有假。4 d  [9 c# `. U' F
  卓登称,自己当初捐的于右任书法作品等文物并不止122件,而是131件。其提供的证据是当年捐赠时的登记表,登记表详细登记了其捐赠的于右任书法作品等文物数量。
8 w* S8 `% g$ i8 J  昨日,记者再次根据当年的登记表仔细核算发现,按照登记表的记录,卓登当年捐赠的于右任书法作品共有130件,此外还有1个笔筒,共131件。但在登记表的最后,当年的统计总数却是书法作品122件和1个笔筒。) x9 k& u4 d& T& S0 j3 R
  卓登称,登记表上写的122件是错误的,至于是故意还是无意写错不得而知,但因登记表有每件文物的详细登记,因此122件肯定是错的。
9 a4 @/ O# G% G  卓登还称,其确实领回了10件作品,这10件包括当年其父任职的委任状、工作证件等8件,此外还有于右任的书法作品2件。; W& ~% e6 k( L4 Z
  因此,卓登认为咸阳市调查组应追查的捐赠文物总数是131件,但是他们错误地以122件为追查的总数,这样就有9件文物没有被计算在内。+ H. \0 }2 d# r  _
  昨日,记者试图就卓登反映的这一问题向咸阳市政协秘书长田晓东核实,但其委婉拒绝了回应。卓登则表示,将进一步追问此事。
  B( e9 q: l) _9 b9 s  本报记者 褚朝新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1: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陕西咸阳通报于右任等人作品去向 仍存四疑点" J2 N, ]2 C5 j0 X! Y

: ]! [. t' V# x: v, d) @& A, O2010年07月04日02:25  华商网-华商报
' U; P( A+ S' \; z) r7 g
0 J- ]5 |) N6 R) ^& X# G昨日,卓登(右一)在家举行一个小型发布会, U6 J/ ]8 s% \/ q

+ d9 O9 ?/ G0 p. M+ u+ {
5 X1 K, Z) n" w备受关注的咸阳“122件于右任作品去向”一事,终于有了来自官方的初步调查结果。昨日上午,咸阳市政协秘书长田晓东受联合调查组委托向媒体通报调查情况,“122件于右任等人作品已查证落实112件,另有6至9件的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9 k0 c) B0 @! Y  田晓东重点通报了122件作品的去向情况。他说,经联合调查组走访询问相关单位和当事人,依据有关证据证实,卓登捐赠给咸阳市政协的于右任作品的具体流向分为三个方面。* a0 v) j$ \$ e8 h: _
  田晓东通报了已经查明下落的这些于右任作品的追回情况。“目前,联合调查组已在三原县博物馆封存1992年巡展的于右任等人书法作品78件,从崔德志、张爱丽处追回于右任等人书法作品24件,加上卓登领走的书法作品10件,共计112件已查证落实”。而“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借走的6至9件于右任作品的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中”。
) U* w$ |  N3 k  m& B# W9 k  I- |  虽然田晓东提及联合调查组调查了“有关证据”,但发布会上并未出示,已经追回的于右任作品也没有现场展示。同时,他也没有提及追回后的作品真伪鉴定及这些文物下一步的保管问题,仅以“其他事宜正在进一步调查中”笼统概括。3 f2 \7 d7 ^+ d% A( D1 U3 A0 ^
  【现场侧记】 7 V# t* s" _! J) ?$ E( G9 `
  发布会延迟1小时只开了10分钟
( z  [) }. i# m9 W) Q  原定于昨日上午10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引起包括新华社、央视等20多家媒体关注。上午11时,咸阳市政协秘书长田晓东等人进入会场。发布会仅仅持续了10分钟就匆匆结束。! m* u  Q* J% z* T% e; R& [
  当年捐出122件于右任作品的卓登在前一天晚上也得知了要召开发布会的消息,他于一大早与律师一起来到会场。卓登带了厚厚一摞复印的资料,分发给媒体。
7 |  }# _# t9 f4 ]8 H. w; G. r  但在发布会正式开始前几分钟,卓登接到一个电话,随即匆匆离去。
( ?- |. {# f+ w. k  事后,卓登告诉记者,有人在电话中告诉他,“请配合政府的工作,离开现场”,“因为这是对媒体的发布会,不是给其他非媒体人员的情况通报”。
& F2 `) Z9 b9 Q. y* R2 j  卓登委托的律师、陕西永嘉信律师事务所的秦涛“留”在了发布会现场,他说,这是官方首次通报调查情况,应该说是一个阶段性的进展,有关事宜还需要与卓登商议后再做决定。他特别提出,如果再召开通报会,希望有关方面能体会捐赠人、追寻者卓登10余年来的伤心、苦心,能通知卓登参加,因为这有利于此事的妥善解决。/ A- x3 S8 c% Q- I, {
  秦涛表示,6月30日,他曾给咸阳市政协书面送达《关于卓登所捐赠122件于右任书法作品保管使用情况的询问函》,向咸阳市政协提出,“请详细列举122件捐赠物的存放位置及保管人”,“请详细介绍相关保管使用的工作流程”,“请于3日内予以书面回复”。: {; `# r" E- u( |- @
  秦涛说,截至7月3日,仍未接到回复。( z$ i) S0 d( Q8 X; [2 o* E* D
  发布会通报于右任作品具体流向三个方面
, }* _* B" I: t. d3 k/ H4 S  1992年2月,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3级政协联合举办于右任作品巡展,由时任三原县委顾问崔德志负责。展出后,因经费问题,崔德志未将于右任作品返还咸阳市政协,“2001年5月,崔德志将其中的78件移交三原县博物馆保存,24件由自己和巡展工作人员、原三原县统战部干部张爱丽保管”。
5 u- r: P( ^/ g  “1988年12月19日,卓登本人从咸阳市政协领走于右任等人书法作品10件”。
0 g7 ]" y2 h4 w: k7 g- j8 H  “1991年,经时任陕西省政协领导协调,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从咸阳市政协借走于右任等人书法作品6至9件,用于展览”。) J- U; g4 x1 L6 o5 Q
  【记者调查】 - {6 L( T( ]( }5 t& h
  记者研读了联合调查组的情况通报文字材料,发现其中一些细节,或语焉不详,或与本报记者连日来的调查情况并不相符——, c, r& L7 b) s
  情况通报还有4处疑点 : T7 d$ W) ]7 p4 {  A
  疑点1
' t) E' h- c" m! b9 Q6 M  【情况通报】“共计112件于右任等人书法作品已查证落实”
5 W, t! X2 f0 x$ M  【本报调查】捐出一个月后就“缩水”的4件于右任作品仍不知去向 . a. f  E  `7 S, @2 F
  联合调查组情况通报中称,“三原县博物馆现存崔德志移交的78件,从崔德志、张爱丽处追回24件,卓登曾领走10件”,“上述共计112件已查证落实”,“另有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借走6至9件”。& [' Y, W" K% j1 V. c
  假设“112”件这一数字准确无误,那么,如果借走了“6”件,总数是118件;如果借走了“9”件,总数是121件。“118”或“121”,都无法对应卓登捐出的“122”件。这是怎么回事?. E! O" f- w! ~% i$ C
  同时,本报记者查阅的1986年7月23日“政咸办(1986)15号”文件《关于解决卓登一家转为城市户口的报告》中,有“今年4月,(卓登)将于右任墨迹118件献给国家”的字样。而此前一个多月的6月17日,由咸阳市第一届政协主席刘长凯等人登记、核对、签字的登记表原件的数字为“总计122件”。相差的4件去哪了?情况通报中没有涉及。
8 A8 X* Q" M% Q( W0 h, P) E8 n  疑点2 7 @5 R. F/ c$ p+ o& ~) D
  【情况通报】“崔德志将78件移交三原县博物馆保存” 2 @9 J* T+ Y$ D  I2 K& j
  【本报调查】三原县博物馆分类账显示,崔德志移交的于右任书法为44件 % I0 P! I) w( c' i  d4 o: B
  从1992年就负责保管工作的三原县博物馆保管部工作人员马琴莉出示的一份《藏品分类账》中,清晰地登记着每一件于右任书法的信息。马琴莉说,从总登记号“2344”到“2375”,总计有44件,“是崔德志交来的”。
+ P$ b: Y( z- a: c) |8 g  而崔德志当日告诉本报记者,他移交给三原县博物馆的于右任书法“并不全是咸阳市政协的那些”,“还有从外地收集的一些”。也就是说,崔德志移交的44件作品也不全是卓登所捐。
) T# n: X2 e" i% O  那么,联合调查组情况通报中“三原县博物馆的78件”这一数字从何而来?
7 g4 h! R7 A1 [) ~' L8 i) k9 R) r  疑点3 " D$ m  H9 y) k! ~
  【情况通报】“卓登本人从咸阳市政协领走于右任等人书法作品10件”
3 z9 Q& {  @) g- c1 `' c  【本报调查】卓登说,领走的只有一件书法,其他是“委任状”、旧信封。而这些物品并不在“122件”原始登记的总数目中
9 a0 j! y2 ?- x$ Y! G  卓登昨日告诉本报记者,“确实从咸阳市政协领过一些物品,包括一幅字”。他记得是一件条幅,其他物品都是其父当年的“委任状”、“通行证”、旧信封、名片等,不是于右任的书法作品。
% L& Y1 Q2 x, |2 @  记者再查原始登记表,“第52号”中,确实有“委任状”等8件物品的登记,而这些物品,没有被计算在于右任书法的总数中——记者将登记表中每一项单列的于右任作品件数相加,正是122件。
, @3 e5 K/ K" ]$ p, C  也就是说,卓登曾领走的那些物品,如果不是于右任书法,就不能被计算在122件的总数中。0 t! k! `1 @- P" @. f1 z
  疑点4 / I6 f. ]$ M  ^
  【情况通报】首次出现“122件于右任等人作品”
3 O' f; Y9 ]# r1 w* N  【本报调查】122件作品中到底有多少是于右任的 . h) |# z9 r1 Y
  记者注意到,情况通报中提及“122件于右任作品”时,均表述为“122件于右任等人作品”。在发布会现场发给媒体的相关材料标题也是《关于卓登捐赠咸阳市政协于右任等人书法作品调查情况的通报》,“等人”二字,是相关事件披露后,咸阳有关方面首次强调。
9 Q) m' I4 a; q' h2 T4 i' m8 P  记者查看了卓登留存的登记表原件及咸阳市政协原始卷宗,发现“122件于右任作品”中,确有署名为“刘海天”、“公石”的作品登记。
% H( u! e0 m0 A3 B3 s  那么,卓登捐出的于右任作品,到底是多少件?联合调查组也没有披露。
1 v/ B! |( {' F0 y  本报记者 孙强 文/图
发表于 2010-7-5 12: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 E+ g/ R: E! j  v

3 d' w7 g3 b, z8 P# [* O关注!
发表于 2010-7-5 19: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结果了!不是瓜分是借用收藏!世风日下!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09: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评于右任作品私分事件2 M- d- C& a6 n/ r0 O
对延伸到公共领域的事件,任何试图模糊处理的念头都是错误的
3 S9 i& d3 ]% T, c% L
0 y, h7 K: T; @0 W  A
  近来,陕西咸阳“122件于右任作品不知去向”的事件引发持续关注。个案之外,大家更希望从中窥见出普遍的意义,在制度和管理上做些“亡羊补牢”的文章。
0 R0 X4 u+ f/ e; P
/ O, i) @: y( I, ?& r* R$ `" x+ q  7月3日,联合调查组公布初步调查结果,表示“已查实112件,另有6至9件仍在调查”。但这样一个只召开了10分钟的情况通报会,并没能有效回应民间的猜疑,反而留下了许多“漏洞”:作品总数无法和“122件”对得上、对捐出一个月后即“缩水”4件的事实缺乏交代、向三原博物馆移交作品的数量存在出入……此外,公安部门没有开口表态并展示证据,对于媒体的问题一概不予回复,并将希望获知真相的捐赠人请离出场,这些做法也引发了舆论质疑。0 k+ `" g& E! S% g$ k- h1 m

; F  T6 n4 O1 q# z9 g( |* l) u  值得警惕的是,很多质疑已经从文物失踪事件转移到调查本身。比如,在咸阳市政协副主席、联合调查组组长李文化表示“不存在私分问题”后,就有媒体对于“多年个人保管不算私分”的说法提出质疑,并对由政协官员担任调查组组长表示了疑虑。0 n; M6 ^5 t/ r& a' S

4 @% o/ w( u+ K: P( n# A  许多猜疑更是走向了诛心之途——自己调查自己的“调查组”缺乏合法性,自然底气不足,加之利益纠葛太多,还能指望有多少诚恳回应?而当事情不能被说清之时,人们的虚构能力就会显得异常强大。1 ?$ `3 H; n# a; e; v5 i, r

) W; f7 U* T1 r, v& y  和很多危机事件一样,本次事件又展现出“各说各话”的迹象:有关部门强调已取得调查进展,但许多“疑点”却并未解开——为什么数字对不上?为什么很多信息说不清?为什么捐赠人被请离出场?如果不从一个个具体的质疑开始解答,公众疑惑就无法得到澄清,就很难买调查结果的账。0 v* g0 h% T; T4 Z

% b* h, N2 N" i& f3 R  或许有人认为,事情都过去二三十年了,当事人也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调查来调查去未免有些“悲哀”,绝大部分作品能追回来就行了,何必件件计较没完没了?就个体而言,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对已经延伸到公共领域的事件,任何试图模糊处理的念头都是错误的。如果说文物丢失对公众是第一次伤害的话,那么迷离的真相迟迟不能揭开、散落的文物迟迟不能“归位”,无疑会造成新的第二次伤害,并持续损害公权部门的公信力。
3 c- y/ W4 o+ X0 \+ e9 H
* I0 r1 O$ M8 a0 u* e" l9 l$ X: U  对真相的追问不是无聊的“围观”,这里包含着这样一个命题——假如再给捐赠者卓登先生一个机会,他还会不会将122件于右任书法作品捐赠给咸阳市政协?答案多半是不会。假若这类充满迷雾疑云之事不早早释解,我们又如何培养出社会积极健康的捐赠热情?或许,当大家“穷追猛打”不肯停下质疑的时候,他们是在期待一种能够说服他们的声音。对于公权部门来说,事已至此,只有诚恳地站在真相一边,才能从真相当中获得说服力和公信力,舍此别无他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