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于姓艺术家及知名文艺工作者汇总贴(二)

52
回复
36308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1 10: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静
2 t0 U0 e5 a) c7 P1 {
; X8 S+ h) y! g' b 2 U) J7 a$ h, x. w/ [
1.jpg
, W1 N- o, `+ I8 V于静又名鲁秀,1969年生于烟台,自幼喜爱绘画。1981年拜中国美术、书法、摄影家杨明军为师。1996年毕业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得意于全国著名画家教授、李连仲、赵奇、李钟录、孙智譜、林徽、韩敬伟等老师的亲授,不断强化个性创作形成了自己极致到位的风格。大量作品流传到德国、日本,受到艺术评论界的广泛好评。
( x6 s! ]' s8 h, [% O, X5 L( E # i) j5 B( u) |. {: W/ r( i0 I$ E
2.jpg : m  @" v# S1 J
4 P9 E: m. \, E- o" l
0 j# m9 C4 v8 M. r$ Y4 @8 f  H

5 i. Y* g3 l) G7 N' K更多欣赏请点图片进入:于静工作室% X3 V' N; \& Q& K& o; s! A* g1 a
发表于 2012-4-11 11: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画呀!!!, o' u( d4 C# U& s+ N" \
在德国、日本能卖到什么价钱哪?
发表于 2012-4-11 11: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成松
* I9 X8 Z0 O) ?3 c1958年生。四川省西充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华环保第五届绿色使者。曾服役于西藏部队、任四川省南充市文化馆美术工作者。创造出独特的新画种,中国美术家协会原主席吴作人先生命名为“复合油版画”。 1990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称号(享受国家专家待遇)。) f1 c1 y8 n/ G1 f  j
  1987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在成都举办《于成松画展》;1989年,四川省、上海市总工会、美术家协会将《于成松画展》列为四川省、上海市两省市间的文化交流项目在上海展出; 1990年,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北京举办《于成松画展》,并举行“于成松作品座谈会”。已先后十八次由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文联、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等在中国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部分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0101.jpg   1991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于成松画集》。该画集被选入由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民政部在1992年举办的首届全国军地两用人才成果展,并被大会选为赠送代表的纪念品。
( A9 Z) l* O' o; ]) D3 z5 k  1992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于成松四川风光画集》系列《九寨沟》《万岭竹海》《石海洞乡》《黄龙瑶池》《长江三峡》《剑门蜀道》六部。1992年,该六部画集被选作赠送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纪念品;1995年,又被列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纪念品。
9 E" C( F2 v8 ?4 D6 y& J  1993年,应人民中国出版社等单位之邀,用独特的复合油版画艺术形式,潜心创作《中国风光画集》。该套系列画集共35卷(台湾省为二卷)。2000年,中国文联(外发[2000]278号)报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字[2000]1036号)批准,以该套画集为载体,以台湾中华两岸世纪发展协会邀请“于成松艺术交流访问团”赴台学术交流和收集《中国风光画集•台湾卷》创作素材为契机,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文联、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风光画集编务办公室等单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西藏布达拉宫广场、北京八达岭长城、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天涯海角风景景区、广东省广州市举行了重要的大型历史性活动:“中华魂《中国风光画集•台湾卷》海峡两岸万人签名百家寄语征集活动”和新浪网民寄语活动。在国家外交部的支持下,于成松发起举办了“和平•发展•友谊《中国风光画集•台湾卷》征集世界百位元首、著名人士新世纪寄语祝愿美丽中国早日统一”活动,得到了多位外国元首和驻华大使的友好回应和积极支持。签名活动的重要资料(照片)和百家寄语题词,将编入《中国风光画集•台湾卷》第二册以及在“中华魂《中国风光画集•台湾卷》海峡两岸万人签名百家寄语展暨于成松中国风光作品世界巡回展”中展出,百家寄语还将按每位题词者一个版,精制成可保存千年以上的钛合金铜铭牌,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适当时间赠台湾地区的博物馆收藏及世界其它著名博物馆收藏。作为新千年新世纪之际,中华儿女和各国元首、著名人士再次表达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两岸必将统一心愿的历史见证,载入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史册。。” 0102.jpg ( ~/ I% Q8 c9 g0 o! k* O

# s# R; `+ d! s- \  1996年7月25日,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美术家吴作人先生在生病期间托夫人萧淑芳致信江泽民总书记,向江总书记推荐于成松,江泽民同志曾在寓所接见于成松,并题签和合影留念。自1982年之始,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家协会主席李少言、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刘开渠、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古元、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李桦、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王琦、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沈柔坚等对于成松的艺术创造给予指导和充分肯定,并多次题词鼓励。刘开渠先生题词鼓励于成松“为中国美术作贡献”。, |; y: K; Z# C/ ^, j
  2001年,《从神农架捡来的世界》等二幅作品入选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
) r) V( t6 s. ]6 H0 P* v# t+ ?  2003年,创作《锦绣南充》画集,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发行。
( [" O- z' ^1 @" N' N% q6 y  2004年10月,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在北京主办于成松油画作品展览。
) ], O; P- @5 r# i. }; H4 s2 v  2005年9月,作品《被遗忘的世界——昨日随风》人选2005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序列展——中国中青年艺术家优秀作品展。
% z; l7 W( O" R; f- b. u- w% h4 L( y  2005年9月,巨幅油画《水乳大地》被选作悬挂于天安门城楼贵宾厅作品。是天安门城楼悬挂的第一幅风光油画作品。
1 ^5 Y+ q2 I( g5 _$ h; R9 P  2005年9月,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在北京主办于成松“中国风光作品巡回展•北京”展览。. D) b# V( ^. ?+ B. R4 G) e
  2005年10月,在中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60周年纪念日,国家有关方面以于成松的《中国风光画集•台湾卷》为载体在新浪网举行网民寄语活动;并将于成松的油画作品列为特等奖奖品。6 J/ T! w) e* \
  2005年9月,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举办于成松“中国风光作品巡回展”学术座谈会。称其作品技法独树一帜,在画坛独享风格,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认为于成松的作品在东西方绘画艺术交融中具有桥梁与枢纽作用,属于中西绘画艺术第四次浪潮的代表佳作。他的作品所表现的卵石坚硬、古拙,得天自然,细腻而神奇;溪流清澈、明快,纤柔不媚,欢快而沉稳;瀑布有势、有神,荡气还魂,如歌如诉;海浪热烈、激情,奔放无形,细微而粗犷;阳光炽热似火,温暖如怀,普照同射;云雾变幻如山,奔驰如梦,凝结如风;冰川玉洁透明,清净如洗,势如天生;古树禅奥、生新,有态有神,生命如人……将你带入如诗的境界。中国美术研究所前所长水天中写道:“于成松以他的创作计划踵事增华,值得肯定。每一代艺术家都可以从他的个性化艺术视角和艺术手段出发,为中华山川增加新的光彩。它既有利民族认同感的树立,也有利于绘画艺术的发展  于成松通过对不同类别颜料和不同溶剂的融合,掌握了具有色彩稳定的,耐酸、耐碱、耐紫外线照射,与普通油画颜料相同性能并适合自己创作使用的独特颜料;在创作实践中,他摸索出拖、提、压、转、起、伏、刮、旋、遮、隔、漏、添、盖、洗、脱、印、冲……等多种自己的创作技法,创造了新的画种——复合油版画,受到美术界和社会普遍肯定。在绘画艺术历史的长卷中,已经确立了独立的位置。
, `" h, F3 j+ V& W/ C0 t( J% c  2006年6月,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文联、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等在海口市举办“于成松中国风光作品巡回展•海南”展览。# y$ g' y" }, p7 l
  2006年9月,“于成松中国风光作品巡回展•广东”展览在广州举行。
9 ~) U3 B) F$ ?) R) ~# P0 X2006年12月,作品《蓝色天空》在200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获优秀奖。
3 {" v3 Q  `6 n8 r3 U; C2007年8月,与于杨杨合作的巨幅中国画作品《伟大时刻》入选庆祝建军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Z/ m: v/ S( p5 l, |& v9 g4 E
2008年,他创作的34卷一套的《中国风光画集》,被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选作赠送出席2008北京奥运会活动的中外贵宾的礼品画册;同时,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外宣办)作为对外礼品。
2 p! j- E) w& d# w& a2008年9月,于成松向家乡西充县捐赠他创作的34卷一套的《中国风光画集》,西充县政府为此举行了隆重的收藏仪式。
8 w' d8 Q# C: V$ r- U' @2008年9月,中共南充市委宣传部、南充市文化局举办于成松《中国风光画集》座谈会,与会人士称:“于成松现象”值得关注,于成松三十年磨一剑的勇气值得提倡,于成松不为名利默默为祖国山河立传的精神值得学习。8 R! x9 P/ n& }7 {1 I8 j: ^
2008年10月,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奥运礼品——于成松大型《中国风光画集》收藏仪式。
, D2 W1 d2 s; [+ i8 K是第一个被国家级部门以画家个人创作的画集为载体,举办国际性大型历史性活动的画家。! R7 w+ P$ I% m5 c
是第一个以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为分卷创作出版风光画集的画家;也是第一个创作出版43部画集中,没有一幅作品重复出版,同时,除《锦绣南充》画集由家乡南充市委宣传部安排创作、作为该市的对外交流礼品外,其余都被列为国家大型活动和对外交流的纪念品的画家。+ H' Y) x) c  H; g- ^
是第一个由世界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将其作品集作为纪念品的画家。
/ B# B2 f: _) g0 G5 O2 w  I. F是第一个邀请由国外元首、大使以其作品集为载体,题词寄语和题词寄语者最多的画家。. F3 }' C  e. w5 a
是第一个由国家有关方面以其作品集为载体,在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站征集题词寄语和题词寄语者最多的画家。
/ f- H# ~( N- M+ ~+ d是第一个由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给个人举办画展的画家。
3 N- t. d+ ~0 a, A% M0 c+ ?是第一个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向中国国家主席致函推荐的画家。" `$ i3 w4 Z# x. U
是第一个将其艺术作品集和创作活动作为社会各界展示愿景的舞台、直接参与其活动者最多最广的画家。
2 _  Q6 {! t' q& e2 c9 Z是第一个由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将其34部一套的作品集作为礼品的画家。
6 S' r9 U- V% r1 ~# ?$ a$ n根据给世界各国元首的信函中所作的承诺,于成松已开始《世界风光》大系100卷的创作工作。% @; Z- [" R# |+ X

. e8 K, A: H# x! Z! Y; ]更多了解请直接进入:于成松个人全球官方网站
发表于 2012-4-11 11: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泰山俊妞 于 2012-4-11 11:41 AM 编辑
* g2 s3 B4 a/ H( p7 c8 V1 t' d* J$ B9 Q9 R) ]8 r, z/ f
于新生
: e5 c' d3 H7 B, M# D+ X
4 I2 h' d( A7 Z
0201.jpg
; W$ b9 N2 Y2 q* r* z
* o6 f- h& c5 m/ r
1956年8月生于寿光,1988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 i% |9 N% d, A
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获联合国教科文
+ j# Y9 c. t# U+ ]& }* M8 G组织世界和平教育工作者奖,1999年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百杰画家,2000年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2001年出席全国第七次文代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6 X: j" w1 U& r) \& c3 N
  作品入选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美展,第25、26届意大利世界儿童图书插图展览,第三、四、五、六届全国年画展览,第二、三、四届全国体育美展,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全国首届中国画大展,全国中国人物画展览,第五回全国新人新作展,全国群星美术大展,纪念5.23讲话全国美展,中国黄河创作展等大型美展。有18件作品在全国级美展中获奖,4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和中南海收藏,15件作品在省级美展中获特等奖或一等奖,多件作品被选送赴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菲律宾、古巴、等国家展出。《美术观察》《国画家》《年画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美术》《国画家》《中国青年报》等刊有专题介绍文章,出版《于新生画集》等出版物多种。所作:《中国古代寓言》连环画获第八届全国美展最高奖,《吉祥腊月》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牌奖,《喜船》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牌奖、第十二届文化部群星奖银奖和第六届全国年画展银奖。《荷塘水清清》获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银奖和最受观众欢迎美术作品奖,《金秋》获文化部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最佳作品奖,《中国儿歌一千首》作为我国唯一作品入选第25届世界儿童图书插图展览并分获全国优秀儿童读物二等奖和全国第二届幼儿图书评选插图二等奖, 《农家新居》获全国首届风俗画大展一等奖,《中秋节》邮票〔三枚〕2001年由国家邮政局发行。 ) _: u* _. N. e8 m( E
- z# R  ?4 E6 `/ c7 g0 U$ d0 y
更多了解请直接进入:http://www.yuxinsheng.com/于新生|于新生艺术网|国画创作|水墨风韵|品类集萃|拍买收藏|习作写生 ...# K: S6 Y! C5 L" k! c. T" [

4 M8 F& _( ?4 z4 W6 I, Q5 u
  L- q8 k3 y5 h4 }5 j
发表于 2012-4-11 11: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于立源 9 z. c% k% J% f9 F: d
: d, N" }8 a! U# A2 u: ?+ a% f" x
0301.jpg 于立源,1943年生,山东省高唐县人,黑龙江省高级退休美术教师,中国实力派美术家。出生于书香门第,少年颖慧,酷爱书画,跟外祖父学习名家技法,自己有勤于观察写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绘画方面,大胆创新,活用了西画的写实技法,调和了写实性,使原有的国画保持了民族风格,又赋予了新时代气息。在国画的勾皴点染等笔法上做了创新和发展,使西为中用,不断出新增添了国画的又一风采,作品多次参加全国艺术大赛获金奖。仅2007年9月19日以来,获中华当代实力派画家奥运国际交流展,被评为金奖。获第二届中华杯全国书画艺术展大赛(当代书画家墨迹大观)金奖。获红色之旅全国老将军、老书画家书画作品井冈山邀请展金奖。获炎黄杯海内外书画作品邀请展金奖。获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授权,奥林匹克之旅书画艺术展活动中特等奖。获“中国书画名家向党的十七献礼作品精粹”金奖。获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编委会审核评定授予60名当代名家荣誉称号。
4 d. [& L8 O& i+ e6 Y" h4 C8 }) D: I
现为: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终身常务理事、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高级书画师、北京九州枫林国际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儒士院名誉院长、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书画名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家协会一级美术师。, |& W- T* z4 I, k
0302.jpg
9 R, R; e8 O" u$ A9 z
更多了解和欣赏请点击图片进入
* y( e9 a- T3 A3 {) V! lhttp://www.yuliyuan.com.cn/
发表于 2012-4-11 11: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连友
; l9 [1 r; [5 g" D9 a- }
) a& c& _% o& ]3 [/ @: H7 I6 ]2 z3 v/ x- r/ \, h
于连友,画名江石,号称山里人。特级画家职称 证号:557;书画艺术评审委员会委员职称 :注册编号0019;中国艺术鉴定 0401.jpg 委员会委员、国优级资质称号,注册编员00167;高级书画师证号:cb-h-0099。 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画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美术家艺术创作中心终身荣誉教授、北京中艺研国际书画院副院长、燕京书画院副院长、华夏国艺书画院艺术顾问、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理事、国际羲之书画院副院长等十多个画院兼职和荣誉。 1948年12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嵎峡河,自幼酷爱绘画。1958年入学。1969年因有一技之长被部队征入镇江市6449部队服兵役,70年调入南京市湖南路十号司令部,由范保武作战处长介绍与范保文教授进入江苏省美术学院学习一年,又进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一年。与部队画家赵光涛、李安等人参加过多次美术创作和展览,《部队前线报》多次发表过作品,军区幻灯调演得过第一名。编写过五部部队工程兵训练教材插图,受到军委好评,树为当时十大军区编写教材插图的标准。74年画过160多幅连队好人好事,32幅漫画,85张幻灯片,多次受部队各级党委和支部的嘉奖和口头嘉奖,立过三等功。 78年回到地方在牟平区文化馆工作。改革开放后成立一个工艺美术装璜处。爱好书画艺术,长于研修,思古不泥,大胆创新,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素材获取灵感,创作出大量为人称道的优秀作品,受到书画专业界的好评。“中国收藏”书画评论:“于连友先生的作品题材广泛,家禽的天趣,战场的硝烟,僧侣的闲逸,都在他的笔下尽显无疑,想来这当与他丰富的阅历和对生活细致体验分不开。画家作画,画的是情、是景,也是生活。能将生活中所见所感通过画笔进行艺术的再现,这是绘画艺术的应有之意”。书画界并给予崇高的评价和荣誉:“中国实力派书画家”、“中国美术百杰”、“艺术大使”、“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最具收藏升值潜力艺术家”等等荣誉称号。美术作品"瘀聋佛"入刻灵山寺碑林,流芳百世。作品被国际国内多单位永久收藏,并获得《国宝艺术品》证书。资质和作品载入了文化部《共和国书画艺术名家作品博览》、《中华传世书画鉴赏》、《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国专家人名辞典》等10多部大型典籍。《中国收藏》书画特刊发表多幅作品,美术评论家对作品进行深入评论,并建立个人作品收藏艺术馆和网上个人艺术作品展拍馆,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联谊会金卡会员、中国文化市场网、天天中国文化网建立会员网站。中国艺术鉴定委员会审定,ISQ2006评审价值:国画作品为1200美圆/平方尺。作品进入多家拍卖行,包括捐赠单位拍卖扶贫济困、助学等。多单位邀请出国参加书画艺术展示活动。作品在国家博物馆、中华世纪坛多媒体艺术馆、荣宝斋等多单位展出。多次参加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的国际华人和国际友人以及国家各界领导和书画家联谊会和颁奖大会。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获奖。特邀参加人民大会堂艺术界、文艺界、国家领导、书协美协领导、电影名星、歌唱家以及近20个国家的外交官联谊会和百年盛典中国书画艺术高峰论坛。"华夏和谐颂"世界华人书画艺术展获金奖。特邀参加钓鱼台国宾馆、世界华人和国际友人书画艺术国际联谊会和颁奖大会,作品受到国际友人和世界华人的一致好评。作品获得金奖,落款“碧水好似砚池波,提起礁石当墨磨,铁塔一支堪作笔,蓝天够写几行多,只跋和谐颂赞歌”给予人文艺术奖。两副作品列为“国宝艺术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笔舞龙飞书壮志,墨落云起颂中华”。
% p( y8 I  N- v* w2 l3 y 0402.jpg 0403.jpg ' o: a+ g6 K8 @

7 E; d6 _! m+ N. m0 t! y
" q8 J( e1 T1 u: }& x$ `, \6 H1 A& _! I7 h; b; K: m
8 Y" Z! j( O: S4 A: B7 {

( h* [( u. Q# |0 \, z# C3 B& O3 X% F  h& A( _. D

# L9 {/ A$ f& h  m7 c) F: K
# F, T/ O! D. J8 t" Q
. H) o+ V  C" S+ B1 b  ^% V- X# u8 a/ y: U* w, ?4 V& U3 w
9 X& q4 P6 A$ B
& _8 ~  m5 w% h* i8 _: J# k9 r+ l& |/ k
" p+ M8 {# m, u  o

( h! `. k/ s2 X& x, A0 \
' q( `/ l8 y2 ^, b& H! W" ~9 M

. ?" c! c+ m& K3 I/ ~  ?
) h/ h  w1 i! v( H# M5 k4 a
, J( |  P. B# r: A: Q. t' @5 l7 z3 R3 N
, J, g/ d0 l. ?; N

# @% E! k, [, [6 _- y" O' X
7 F4 j) f( G/ z9 U( p1 e, h& p% h7 y0 y5 ]

+ I( l! ?7 u; |* o* F' ]6 f, E& Q) I( S7 N* f" U5 t# C  N) Y

+ A* L9 A6 [" n
( `2 A6 I+ v5 I; P- l1 |" e9 g: p更多欣赏请点击进入
* q, p5 M& {* I
8 y5 z) ^- t+ {- C) |5 Ohttp://www.yishu999.com/index/fcxw/yly/1.htm4 `( b" w( }0 p9 |) `

% I. a; |4 }2 ]0 `: I4 W. [& Q6 m; \0 j6 E3 @- Z- `5 x% {3 d

) l% [' U- Y5 t# s* _9 G4 G! i' T8 M

* x% @- }$ S+ O
发表于 2012-4-11 12: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季至 ! P% u+ T) J4 u% ?% k5 j
- Y9 K/ q$ j' ^# l/ Z. G
0501.jpg
) m. ~$ [3 U6 x  A1 i
1963年出生
: p. j5 z6 M9 I1 V1 Z: s& ]8 N" }/ B1986年广美毕业
& \( t* ]  F7 C1995中央工艺美院深造
7 q' D3 Z$ [: ~% `# t7 G/ i4 k1988年赴日本$ x8 S$ s1 C7 H8 l
1999年赴深圳从事艺术实业
7 V3 F$ A8 X3 k- ]6 g; Z8 @9 c1 m2007年北京宋庄从事油画创作.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及艺术品拍卖,其创作油画作品被博物馆和海内外收藏家所收藏,油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及日本、意大利、丹麦等国外画展.为多家大学课座教授,为专业画家.5 C; |7 N5 m5 y5 T9 U
* t+ W. W7 g4 T" Z
展览:0 Y& \+ ~3 W6 z
1988年 上野新艺术展 日本
) {7 a' T& F4 y: P- c1992年 现代生存艺术 泰国
4 ^0 g9 w! {# \7 _1996年 蓝禾油画艺术展 黑龙江/ G' K! U! E. L/ P( m, d
1997年 回归展 深圳
% T. k7 l) L* Q8 F5 L& _1997年 城建油画大展 深圳
4 s9 `/ h) m! ?  k2005年 同路年展 北京+ G; V2 W- e/ g# R6 i0 _; v
2007年 22区艺术展 深圳( L: @' I, X( h: n
2008年 北京宋庄当代油画展 北京
- d+ O6 z! ~2 H8 t/ {* B4 `
0502.jpg
. V3 j: _! G8 e7 y0 S3 C
0503.jpg
9 o. S# b: v( a2 b& K. D
点击图片获得更多欣赏, D( H2 Z! D/ w5 z! ~  N
& q' H  \4 E# s- Z/ P, }3 ?( K
http://artist.365ccm.com/sitename/sinar/pList.html
发表于 2012-4-11 12: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愚公 + e, Q$ q! L+ g2 J4 d3 @* d1 S

2 G: O; M- z  n, N9 {
4 W  b5 ^, K8 j
0601.jpg

7 o5 F- T2 v" M" k( Q! t' C% U, Q* f8 {' [6 g
又名于少平,著名画家,1957年生,号白虚,山东省黄县人,现居苏州。从事现代艺术、油画、版画、中国画、书法创作。先后在中国、奥地利、美国举办个人艺术作品展览二十余次.+ d; `5 X) I& s$ x
1979年 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 1983年 苏州幼儿师范学校任教 1984年 在苏州发起“现代艺术展”引起美术界的广泛关注 1985年 版画和油画作品被选入“珠海现代艺术幻灯展” 1986年 书法作品选入《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作品展》 1987年 《江苏画刊》七月号专题介绍其版画及油画作品 1988年 在苏州举办版画展 1989年 刘海粟题字“于少平艺术作品展览”,并写序。同年特邀参加黄山现代艺术研讨会。《美术》杂志选登两件作品 1990年 徐州市博物馆举办“于少平艺术作品回顾展”,两件作品被博物馆收藏。同年应邀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个人画展 1995年 应美国东方艺术协会邀请在旧金山举办个人画展 1997年 在苏州举办书画展 1998年 在苏州举办版画展及国画小品展 2000年 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于少平画集》 2001年 荣宝斋杂志专题介绍其国画 2002年 应南京博物院邀请举办中国画展;被选为荣宝斋“传统魅力名家展”特邀画家;同年四十八件作品选入《中国当代国画名家小品集成》 2003年 在扬州八怪纪念馆举办个人书画展;《中国书画》专题介绍。同年定居北京 2004年 《东方艺术》、《艺术市场》专题介绍其国画 2005年 参加中国美术出版界中青年画家提名展;中国文化报专版采访《文化以不同而具价值》—谈当代中国画的定位。 ! N4 |& k/ y- z/ s$ T
5 i( Z# k8 Y& Y8 M$ `1 s* U
更多欣赏和了解请直接进入:
/ M+ {6 n8 W* M5 K7 }1 v2 `. n% V/ J9 f, J3 F
一、于少平博客http://blog.sina.com.cn/ysp% q8 K! r& a  C. z& v

# J1 ?( M8 S, V6 \( L( t  Q二、于愚公网站http://yuyugong.artron.net/
% t/ p, ^7 m0 c9 ~) D6 _3 _9 s
8 J/ c& a, P% G
发表于 2012-4-11 12: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澎 5 Q5 t! l) ~+ U% J0 ]7 b
  D" c" d- ~& o0 s9 Z2 H7 `
0701.jpg
籍贯山东省胶县,1957年8月8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合肥市文学艺术联合会美术中心副秘书长。自幼爱画画,12岁正式师从于安徽省艺术学院梁景福教授,从素描学起、后结合自学。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及省级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及被收藏。
$ X8 v5 ]% u" q2 Z0 S
$ ^  D! P* ~$ X7 r$ M3 {+ e参展·获奖 # ]6 o4 @2 ~8 i8 I$ F& S
1987年油画《青春的烦恼》入选安徽省第二届油画展
4 o' X9 G, l; |1 Y1991年油画《嘉峪关》入选安徽省油画作品展
" v) s/ P% G0 G4 R' Y5 K- ?1997年水彩画《人与鱼》入选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大展, u% Y3 Z4 L6 v
1998年油画《夏日的晌午》入选安徽省青年美术作品展
% {1 H2 N" q/ }8 i0 r3 p" e4 K2 N2000年水彩画《静物》获安徽省第六届艺术节美术作品展(铜奖)
- E* ?. `5 {' Z+ j! v2001年水彩画《渔家妹》、《秋之花之二》入选第三届安徽省中青年美术家作品双年展- v8 U% X; f' J9 z4 j# u* b6 y% y7 ~; q
2001年水彩画《花影》入选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书画展(省级)4 ]' y" E1 k( B
2002年水彩画《受污染的鱼》入选全国第六届水彩、粉画作品展
8 y$ }' {% i* {4 m4 t& j2002年版画《春困》入选全国第十六届版画作品展
3 J1 A( [7 p6 x0 s7 e2002年油画《和平之花》入选“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安徽展区)1 `6 T1 k' _2 J6 @" d
2003年中国画《有限空间》入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安徽送评作品展示会' z! _9 m4 ^- d( R
2004年水彩画《水中宠儿之二》获安徽省青年美术家作品双年展(铜奖)  @  K0 o1 u: j
2004年水彩画《有鱼》入选新世纪首届美术作品大展(获奖提名)
9 z5 b0 E+ z9 D4 O4 }2004年版画《宁静》入选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同年获安徽新世纪首届美术作品大展(银奖)9 V) G, S. U# J; W
2004年水彩画《花儿美》入选第二届“李剑晨奖”水彩画双年展% e/ Q8 Z. g& y6 `
2005年版画《胜之舞》《昨天与今天》入选第十六届世界美术大会、安徽美术作品系列展
- V# P) B& u9 Q9 H, F, H# h) g2006年水彩画《有鱼之二》获安徽省水彩、粉画展(优秀奖)- _5 y2 Q6 W' r& ?* Q/ H! f

4 y; K; d. V# B( X- L* o- i% z+ J" g# \* Q: \' ~/ L* R1 [
联系方式
0 S3 p% y4 e3 G" \地址:合肥市长江中路150号 合肥百货大楼广告部" Z# K. C" X$ T5 j
邮编:230001% Y7 d- A3 s) I5 H
电话:2686060. ^+ a7 N. C% d- V1 @
手机:13965050571! N8 g) i6 H4 ?1 h6 q1 v

6 z6 a2 y+ g6 c4 ?1 [$ Q2 |更多了解和欣赏请进入:于澎卓克艺术网个人主页http://artist.zhuokearts.com/artist.aspx?id=38440
: N( A# z3 m; {: s8 z. O
8 |8 G. M# L- h$ l7 R * G/ c& R' D4 t; O3 u% f3 Y
发表于 2012-4-11 12: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庆海 * ^4 S2 U0 i0 G5 E# ^) X; w

. @; r7 l3 z5 V6 n4 `
6 r+ W4 L! m) [# h; ]2 a+ o4 n 0801.jpg 于庆海,东岳泰山人,1950年生,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专业毕业,现居北京。现代著名写梅画家,国家高级美术师,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北京咏梅画院副院长。
3 {: D: Q" x. F# u5 a
1 c4 |$ g, a% m/ x先后应邀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参加全国大型美术展览。在香港、台北、南京、西安、广州、深圳等地举办个展和参加艺术交流。作品被中南海、故宫、中央电视台、国家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几十个国家机构收藏。曾由国家外交部、民政部、宋庆龄基金会做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和友好外企大亨。出版有《于庆海百梅辑》、《于庆海画梅技法》、《于庆海画梅小品集》等画册专著。荣获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的“德艺双馨艺术家”、“百杰画家”、“杰出华人艺术家”等荣誉称号。北京著名的文化第一街琉璃厂设立有“于庆海百梅画廊”,全面展示其画梅艺术。
$ l7 @6 l. `4 x8 ~0 R# ?9 C( M! d1 t2 h
四十余载痴迷绘画,笔耕不辍,师承传统而又不拘泥于古法,更得益于董寿平大师艺术真谛,以自己独具特色的创意,形成了“于氏画梅”艺术品牌。作品唯美为宗,格调高雅,构图严谨,笔墨老辣,一笔一划充分展示着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奇妙魅力和画家的深厚功力,被广大欣赏爱好者赞誉为“神来之笔”、“妙笔生辉”。无论气势磅礴的巨幅大构,还是精美小巧的佳作小品,无不给人以心旷神怡、蓬勃向上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无不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美感韵味。
) M% W: ]8 X. K# `
5 }  b7 [+ l. m2 E" R于氏画梅深深扎根于无垠的民族艺术沃土之中,必将敖雪迎春展英姿,长留清气润乾坤。于氏画梅,中国画坛一枝靓丽的艺术奇葩,极具收藏和增值价值的国画艺术佳作珍品。
4 p% z3 I$ T$ z- c4 e# I+ D* n" i8 q: ?  {/ k) ~- k: S- o1 Q+ H" U' e1 v
9 \/ J8 O! [+ O2 ?- F" Z
近年来于庆海艺历简录
5 _  N8 v' }4 ^9 ]  j7 m2 N! q1998年,作品《春晖》在全国花鸟画大展中获二等奖。% o8 a% A6 v9 ?" o
1999年,作品《傲雪迎春》由中国文联收藏。. x2 j6 X! K5 X
1999年,作品《雪梅》由新加坡驻华使馆高级官员购藏。
* k# J  Y: R9 l& h/ {5 m2000年,作品《傲骨》在全国纪念孔子诞辰2250周年书画大展中获银奖。
+ N1 t  J  S! }- K9 U2000年,作品《飞雪迎春》由中央电视台收藏。
: ]& y1 Z' X/ r: V2000年,作品获中国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
. J. p$ _( W( C% a6 ~3 w2001年,作品《铁骨寒香》由毛主席纪念堂收藏。
* l5 j4 b4 S# l7 S+ a2001年,获文化部“海峡两岸书画名人奖”及“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 H, Y  A  F! |3 L0 p: r% C1 n
2002年,作品《傲雪迎春》(8平尺)以3600元在上海艺术品春拍中成交。9 b* {) m+ W& h  r( Y' Q
2002年,作品《雪中红梅分外俏》由宋庆龄基金会收藏。
% n# v9 W- n" @8 }8 ?- z* o% }2003年,作品《铁骨傲雪》(18平尺)由名人艺网在线以1万元拍出。7 T% ^7 {/ n& A& @9 a# p
2003年,作品《梅花香自苦寒来》(16平尺)以八千元在北京世纪春拍中成交。
- ?: ^: C7 c" ?- Z2004年,作品《红梅傲雪》入选首届“杏花村汾氿集团杯”央视书画大赛。8 W3 Q! g! z$ {2 G' @
2004年,作品《梅花四条屏》以1.2万元由名人艺网在线拍出。
- R) X2 x, g5 `, G7 P8 U2004年,全面展示本人画梅艺术的“百梅画廊”在北京最著名的文化街琉璃厂创立开张。) a8 X4 w. z' M
0802.jpg

6 |: o! D6 Q/ d1 @3 w/ h( E
0803.jpg
" G; {/ x& p' L7 O$ r+ V3 d- x
0804.jpg

  h3 d3 [- R8 e
0805.jpg

& ^7 `" _# m& x( ]6 Y4 s
0806.jpg

1 w- V# I  \4 A
0807.jpg
发表于 2012-4-11 12: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庆成 ) [  A1 L  c  `- d

* }7 s6 _9 _7 j
0901.jpg
      
$ n+ {' o; H6 ~4 w
7 A/ @" p7 p8 `/ x# o0 `5 i       1945年生,天津市蓟县人。天津市蓟县盘山石趣园泥塑创作室。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中国美协天津分会会员、中国民协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副研究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4 y5 F+ Y( q4 b5 l! o; l$ `
   1977年组建蓟县第一支农民泥塑队伍。坚持以文养文14年,为我县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1988年获文化部授予的“民间美术工作开拓者”称号。1991年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并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道路。在北京、天津、青岛都举办过个展。参加过`97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精品展和`97盼盼杯国际民间手工艺术周、`98民间艺术博览会。1994年盘山石趣园建立了“庆成艺术馆”。。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 n) U2 i  i/ x% v4 i; X
   1992年,作品“鸟巢”被王光英先生收藏。2 b. ?2 x5 ?# b& y
      1993年,作品“悄悄话”被拳王阿里收藏。
* f( ]& b1 T+ i; g/ [      1998年,出版了《中国当代艺术家于庆成泥塑艺术》
$ {2 u! S. N* l% s: {; F      2002年,出版了《于庆成作品集》
. t& m) p- R  c& a      2005年,出版了《于庆成雕塑艺术》
7 G5 ]" x5 b7 N9 X7 p4 {. u& s' a' i! B            同年,“于庆成雕塑园”在哈尔滨市太阳岛风景区落成。/ R. ]3 [6 y$ u9 }. P
      2006年,温家宝总理出访四国,将作品“我最牛”作为礼物送给各国首脑。
$ e& R: m5 K7 p    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展中展出,并荣获众多奖项,颇受媒体的关注和国内外朋友的喜爱及收藏。1998年和2002年分别出版了两个作品集。作品荣获了六项外观设计专利和一项作品表面机理的发明专利。并获国际专利博览会金奖。
! E1 O# t4 V/ m: ]6 K0 D1 Y2 h) S: h6 i7 \1 T; {
0902.jpg
! f" M/ F2 C( V  m8 D) i

; t  Q4 m/ T) ^* I6 i  ?5 ^更多欣赏和了解请点击图片进入http://www.allworldarts.net/grzy/yqc/ml.htm- q9 \2 @/ k  b

* T; Z) L8 P, y$ u! P  a' n 8 k5 _0 `* S1 y. B7 F
发表于 2012-4-11 12: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泰山俊妞 于 2012-4-11 12:13 PM 编辑 : v  Z3 p3 t) f1 K- ?7 p

& a$ D+ R! j0 A+ |9 A% L: e% j) ?于明元
8 V# I/ M4 D& Z% D/ {$ O. t+ E7 J" g$ g; ~1 Y
1001.jpg

) z/ M) c7 j  ?, o
2 Q) _0 t6 ~! o- m; c+ P于明元,山东沂南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后结业于中国美协首届中国花鸟画研习班。擅长花鸟、人物,入伍近三十年来,作品先后参加“98抗洪精神赞”全国美展、世界华人书画展、第七届、第九届全军美展、建国50周年全国美展、第七届全国花鸟画邀请展并多次获奖。近十幅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及人民大会堂等机构收藏。作品及传记被编入二十余部大型辞书,出版有《于明元画选》、《怎样画牡丹》。《中国书画报》、《解放军画报》等多家报刊曾作过专题介绍。2007年被授予“2007中国艺术年度人物”和“共和国杰出艺术家”称号。: W( P$ n# u' {/ o% |9 Q+ n% \
   现为济南名士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蓝天书画院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济南军区空军文艺创作员。, f% I7 g( i" |% s  W* L% T
% w( \. L! G$ N6 Z9 h4 U, a% D
联系地址:中国济南市槐荫区张家庄600号  m6 y+ m' B" s; F1 G; g& @9 S
电话: 13181715002
8 |% M, [6 r$ R3 t, e! O# f- J邮编:250117& k- o  v8 l, |& B& q/ q/ j
1002.jpg
0 Y  y3 q# I2 l  y: c: G1 }
1003.jpg
& z1 {) @1 C- d/ z. P3 n
更多欣赏请点击图片进入
1 W( E% x4 g: ^( z- d& khttp://www.sdshuhua.com/yumingyuan/yumingyuan.htm
发表于 2012-4-13 09: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于亨* e6 U( u( d$ t% T

" e. |) t! a: Q* x2 c6 r" D . e: n6 I$ }7 w
于亨,苏州科技学院建筑系美术教研室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 D3 m5 d" p! }) V$ E
1101.jpg    主要展览
9 |$ N4 ^$ j, a$ L+ Q+ R. G( G/ Y   中国美术家协会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山水画展
0 [0 ], b7 g+ z5 {! K/ J   中国美术家协会鑫光杯澳门回归全国中国画展$ |4 x% x- |- `% A. Z! y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三百家画展# i$ `8 T" y# Q2 S
   中国美术家协会新世纪全国中国画精品展
) b3 K( j! k6 ~- m' e% A& F/ S: T   中国美术家协会迎99澳门回归全国中国画.摄影作品大展优秀奖4 g  i( f/ ~8 a- e, d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四次新人新作展2 h" i3 [1 Q) z' O. G  j+ Z% F
   首届国画家中国水墨画小品精作展优秀奖4 R$ U# E+ x4 ^7 U( N
   中国美术家协会“亚亨杯”全国书画大展& Q# V/ ?7 p; L' T
   中国美术家协会新时代中国画作品展
8 n# i/ |5 s2 F$ j' L5 W   第四届当代中国画山水画展
( P( S; i  P6 i% i. n: J1 V; I$ \   新世纪中国山水画二百家作品展
$ r( y6 z! K5 k8 L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法文化年美术作品展
, M8 E# {! G! S" Q& ~   铁道部文联美术作品展一等奖9 l% H. v8 O; g. a7 Q$ `1 l
   北京中国美术馆个展. o& G7 M: J' x" }6 k
   台湾高雄个展3 R3 s# f6 T, _, m5 n. q
   北京当代美术馆夏季六人画展4 B3 L# m% l( ~6 X# a
   法国巴黎中国当代九位书画家作品展
. j. [7 p$ {  w; e- n) L' L% r+ S   发表与收藏
/ C. G: }+ U  D5 K' L' R   作品发表于《美术》、《国画家》、《美术大观》、《美术界》、《画坛》、《文艺报》、《中国文化报》、《美术报》等;多幅作品入编大型画册;出版个人专辑《水乡缘——于亨画集》、《21世纪中国优秀画家选——于亨画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精品选于亨专辑明信片》、作品由中国美术馆、中国对外展览交流中心等收藏。2002年获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研究会书画人才专业委员会《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
( E# c, l2 p- e- g1 W" ^2 ~/ ~$ S/ G4 y
1102.jpg

3 l/ o0 s0 B  h: e+ x0 x2 j5 Z 0 f0 S3 o! n( k1 @% o
发表于 2012-4-13 09: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于人 1 E/ D" Y+ Q( S6 E$ {9 [
0 J4 |. ^: ?2 M3 }: C9 a
7 a8 {, m/ a& c; h( s
姓名: 于人
+ u4 R* |# l/ P性别: 男 1201.jpg 出生日期: 5/1/1931
$ w& A) s! y) D# ]1 Q7 [籍贯:辽宁铁岭
4 E+ Q& L1 g' Y2 X! C0 h民族: 汉族
& B; O4 L9 ?, W2 L9 o" q; T, r现驻地: 北京
6 s! o) j. k; R2 f$ H2 P 6 ]+ d7 O7 f) ?1 i3 O* _: L* E+ |3 X

6 M4 h5 o; L0 {简历:
1 f- w+ \: {- e; {3 B" B于人 曾用名于鼎新,别名愚人。男,汉族,辽宁铁岭人,1931年5月生。1951年毕业于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1958年师从李苦禅学习中国画,擅山水,兼及花鸟。作品构图新颖,意境深远,笔墨浑朴。有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发表,有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1989年4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主要作品有《寒色孤村暮》、《雪桃图》、《细雨青莲图》、《江寒晴不知》等。兼攻水彩画,尤长钢笔水彩画。1982年,《春雨江南》入选1982年在孟加拉国举办的“中国水彩画展”。《江边日出红雾散》入选1983年在土尔其举办的“中国水彩画展”。出版有钢笔水彩画专集《于人画集》。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研究会会员,工人出版社编审,美术编辑室主任。
7 y1 r: n+ j$ i3 L论述:
2 ]  O) r1 B- _: j7 q- q+ s# R  H《寒色孤村暮》、《雪桃图》、《细雨青莲图》、《江寒晴不知》《江边日出红雾散》《于人画集》
1 o, }" W0 C7 }9 U5 v% \/ G# h: N( m 3 N' o2 [0 B5 B0 Z
发表于 2012-4-13 09: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志学
1 Y" w) n; z5 x7 x4 c
3 l: L" L3 \/ Y) j% o6 [& n7 a 1301.jpg 于志学,冰雪山水画创始人,现任黑龙江省美协名誉主席、黑龙江省画院荣誉院长、、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五十年来,于志学以 “继承不是重复,一切在于创造”的艺术宗旨、以天、地 、人的 “三元绘画”为目标 进行 不懈的艺术实践。他创造的冰雪山水画,以其特有的原创性艺术语言和独特的技法,表现了“冷逸之美”的冰雪美学核心思想,使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对象由山、水、云、树拓展到山、水、云、树、冰雪,创立了中国画“白的体系”;他创作的人物和小品画,体现了中国画的 书卷气和笔墨气韵,彰显出时代花鸟画的民族文化内涵和传统笔墨与当代生活相结合的风范。 在中国画绘画理论上,提出“墨有韵、白有光”的中国水墨画审美内涵、“创建中国画第三审美内涵――用光”的美学观点和“中国美术进入新传统主义时代”的学术主张以及二十一世纪人类新型的审美标准“智邃远”和 “冷文化”等学术思想和概念。 1979 年作品《塞外曲》荣获文化部颁发的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 1983 年被英国伦敦国际出版中心收入《世界名人录》; 1987 年获美国国际传记研究院授予的金钥匙奖牌和终生荣誉勋章; 1990 年作品《杳古清魂》获美国首届国际艺术大赛绘画类一等奖; 1992 年作品《雪月送粮图》获中国美协颁发的金奖; 1995 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颁发的“中国画学术精诚奖”。 1997 年作品《牧鹿女》获文化部、中国诗书画院颁发的《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铜奖; 2004 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授予“黄宾虹奖”, 2006 年荣获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颁发的“文艺终生成就奖”。现已多次出版了《于志学画集》、于志学文集《雪园漫笔》、《东方艺术.于志学专刊》、《文化时空.于志学专刊》、《中国美术家档案、于志学卷》《触类旁通.冰雪技法》、《于志学画冰雪技法》、《冰雪山水画法》和中外美术理论家撰写的《冰雪山水画论》、《冰雪艺术美学》、《中国名画家全集当代卷――于志学》等专著。
/ L, h+ V! r" G4 A4 [1 [/ ~: I
1302.jpg

. O  _5 C  j. y3 H' G3 q更多欣赏请点击进入于志学美术馆0 N+ J1 i" A: `) ~1 j2 s3 q" u7 p
http://www.yzxmsg.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