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柳贯•于思容墓志铭》简释

0
回复
266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30 16: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邘为姬姓之国,后乃去邑而氏。汉廷尉定国,族望东海,子孙或即居,或稍徙,支繁庶衍,尚为盛徳之世。朝列大夫、益都般阳等处田赋总管于君思容之先,亦自东海徙文登,谱足徵也。3 J3 M! M' T8 g5 v
【释文】“邘为姬姓之国”者, 本之《左传》禧公二十四年富辰语:“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 故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邘、晋、应、韩、武之穆也。” 邘国青铜器今尚无发现, 金文亦未见从邑之邘字, 邘字可能后起。9 o1 D: Z* t3 D9 v( U6 q" [
于定国, “字曼倩, 东海郯人也”, 汉宣帝时“迁水衡都尉, 超为廷尉。” 《汉书》卷七十一有传。西汉东海郡, 当今日苏北地区及山东南部数县之地, 郡治在今山东郯城市。
4 o, u/ b% r9 q6 G' l, R' }益都路与般阳府路均建置于元, 前者辖“领司一、县六、州八。州领十五县”,治益都;后者“领司一、县四、州二。州领八县” , 治般阳, 般阳为今淄川, 详《元史• 地理志一》。

( G2 ]. Y+ T6 _8 Q: W$ H  B初,金季李全,据山东以叛,其弟二太尉略地至文登。君之祖讳祥,隠里中。方坐塾教诸生,兵暴入,为所掠,见其仪状伟岸,挟刄临之,偪(bì,同逼)与俱行,至益都。稍即问计,则乱以他语答之,若闇[àn]于事机者;然当其滥杀亦强諌止之,所全活甚多。全受擒,其妻杨氏举众归朝,开行省山东,因得署为其从事。未久弃去,娶临朐苏氏,而家临胊。
: A  g& ~$ t# l/ m  w! W1 [【释文】李全, 潍州北海人(今山东潍坊市), 《宋史》卷四七七《叛臣》有传。蒙古铁木真二十二年四月(1227)围益都时, 降于蒙古, 同年又坚请伪降于宋, 因此宋、元史乘均谓之叛臣。
( e( T% a2 t+ n" P据《宋史》, 李全“ 同产兄弟三人。……大元兵至山东, 全母及其兄(按, 当系长兄) 死焉。全与仲兄福聚兵数千。” 全于三人中最幼, 故金人呼之为“ 贼李三” 。“其弟二太尉” 云云, 或是全之疏属兄弟。
2 c8 X& T4 Q7 {李全死于南宋绍定四年(1231), 据《宋史》, 扬州之役, 蒙古使之, 宋人杀。其妻杨氏, 即著名农民起义领袖杨妙真, 于兵败后率残部归涟水(今江苏涟水县), 再败, 然后“ 杨氏窜归山东, 又数年而后毙。” 《墓志》谓“ 其妻举众归朝” 云云, 其说可信, 因李全卒后而金亡, 山东尽为蒙古所有, 亦势所必然。! w; V9 `) v' l8 f1 g7 R% g9 j
此节与《宋史》均屡言“山东” , “ 山东” 最初泛指华山、崤山(位于河南洛宁县北。‘崤’读xiáo)以东, 秦地之外地区而言, 金改宋京东东、西二路为山东东、西二路, 渐与今日山东省行政区划相近。

  T4 f! x% v/ V生君之父,讳世杰,读书知学,性高洁,不与俗溷(hùn)。中年自放于酒,闻宋平,浩然南游,击节自誓曰:“自晋失其御,衣冠播迁,中华礼乐,萃于南土,予将观善于是,而且以淑吾之子孙焉。”因侨家呉中三十年。年七十四,无疾卒。
/ H  ~- T! m: \8 }6 j' p( {【释文】“自晋失其御” 以下云云,指西晋永嘉与北宋靖康之难, 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吴中应指苏州及其附近地区, 于氏青少年时代读书于此, 条件优越, 故能成其博大, 其父“ 而且以淑吾之子孙” 之想, 确有远见。: T, W& B) W. b( z9 v9 i
于钦生于江南,长于江南,《齐乘》无一语言及,仅有极偶然之流露,如谓当时博兴一带水源充沛,亦曾有鲈鱼、蒪莱之美, 北人不识, 而于氏志之(《齐乘•锦秋亭》条);又 “扑满, 吴人名曰藏瓶” , 显系当时苏州一带方言如此, 亦是一证。

3 F9 Z4 |4 g: e+ I: D4 N是生思容,思容讳钦。少学于呉,持其苦力,自进弗懈,宿儒老生皆折节与交。集贤大学士郭公贯、浙省平章高公昉尤深知之。方以才辟为淮西廉访使者书吏,未数月而国子助教之命下矣。洊(jiàn——再也)擢山东廉访司照磨。在官三年,再以国子助敎起君,会君服母丧。丧除,以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辟御史台掾,进御史台照磨,官拜南台御史。未行,詹事院奏为其院长史,就拜监察御史;迁中书左司都事;又迁詹事院经历,中书左司员外郎,御史台都事,太禧院奏除其属寿福总管府同知;中书省复以为兵部侍郎。方出试田赋府,到官未逾月,卒官下,得年五十。至顺四年七月十又八日,卒之日也。
- w. E- m. }' r( F% L$ m% `9 c+ j# S, \【释文】此节叙于氏所历官阶, 注释悉本《元史• 百官志》, 不另一一标出。】' B0 i4 B7 }" w. w1 j
于氏青年时期即崭露头角, 交往者众, 《墓志》特举二人。郭贯(1250——1331)字安道, 保定清苑人, 学者与书法家, 《元史》卷一七四有传;高昉(1264——1328), 字显卿, 大名元城人。《元史》未为立传,《新元史》于卷二0一补之。7 j+ _& ]5 f: A
元代国子学, 博士之下设助教, 分教各斋学员。/ z/ E1 w1 M# A% Y
照磨, 元代始置, 掌磨勘钱谷出纳、营缮料例, 凡数计、文犊、簿籍之事。此事在延佑六年(1319)左右, 是年于氏三十六岁, 事详《齐乘•卷六》“唐•员半千”条之自述。
& e8 H( ~, F1 c$ u3 u" s) T  V元代翰林国史院与集贤院时并时分; 编修官, 正八品。
  j# t4 R* G" P; L御史台,掌纠察百官善恶, 政治得失。其属有二, 一为殿中司, 一为察院, 后者秩正七品。至元五年, 始置御史十二员, 悉以汉人为之。+ d& P# l% j& N3 y/ K" d( u, ^
詹事院备左右辅翼太子之任。长史正六品。所属延庆司, 掌修建佛事, 属员有经历。经历, 官名, 始于金代, 掌出纳文书。
/ t7 w7 `$ S9 q4 I中书左司所掌, 吏礼房之科有九, 知除房之科有五, 户杂房之科有七, 科粮房一之科有六, 银钞房之科有二, 应办房之科有二。都事二员, 正七品;员外郎, 正六品。
) ~0 F6 s# ]4 R% B) H& V/ m+ D- I太禧院,掌神御殿朔望岁时讳忌日辰禋享礼典, 其所属寿福总管府, 掌祭供钱粮之事。同知为佐贰官之称。/ }4 D4 H2 |. i7 v
兵部,“ 凡城池废置之故, 山川险易之图,兵站屯田之籍, 远方归化之人, 官私刍牧之地, 驼马、牛羊、鹰集、羽毛、皮革之征,驿乘、邮运、祗应、公廨、皂隶之制, 悉以任之。”(元史•百官志一) 侍郎二员, 正四品。+ g& N) U! `$ i; D/ }2 ?
据《元史• 百官志七》:“诸路总管府, 至元初置。二十年(1283)定十万户以上者为上路, 十万户之下者为下路。当衡要者, 虽不及十万户, 亦为上路。上路正三品。” 据《地理志》, 益都路户七万七千一百六十四。虽不及十万之数,但其地于农业、鱼盐、水陆交通运输方面均甚重要。因此,周两塍以为益都路“下应旁注‘上’字”(《齐乘•卷三》考证“益都路”条)
君器资宏达,而文法敏明。官山东时,属岁大饥,尝行县至滨、棣。滨、棣傍海,民尤艰窘,君为发廪、劝分,计口以餔(bū)之。禁防周宻,民实受惠而免于死徙。* q  Y! p8 B' y
【释文】“滨”为滨州, “棣”为棣州, 今为惠民, 均属中书省济南路" |+ N( i* L6 U# E' L
“官山东时” , 即于氏任山东廉访司照磨事。《齐乘• 人物》章“员半千” 条曾特纪其事:“延佑六年(1319), 齐地大饥, 父子相食。钦衔命赈恤济南六县, 洎鹺灶饥民, 尝以劝率富民出粟太多, 贩济太广, 见责于宪府。时官僚有幸此凶岁, 捐斗升以鬻子女, 举曰‘过房’ , 悉辇以北。钦则访鬻子者赎还之、乃怒曰:“是违例徼誉也! , 钦愤郁久矣, 无从发之” 。云云。此项纪载忠实反映灾年民众疾苦, 所言“ 官僚” , 乘人之危, 贱价买民间子女, 既云“ 悉辇以北” , 所指当是京官, 甚至即是蒙古官员, 不便斥指, 故尔含糊其辞。此事《墓志》表扬之, 于氏亦以关心民瘼, 为官清正自负, 两者正可互相参证。

' @2 X9 [3 ]- a# ?: Q4 `泰定初元,奸党未尽诛,君为书数百言,极陈逆顺从违之故,请早正其罪。所系者皆显臣要官,闻者为之缩颈。" F) m1 @/ t  n, n1 N! n
【释文】泰定为元泰定帝年号,凡四年(1324——1327)。奸党问题, 指英宗至治三年(1323), 御史大夫铁失等十余人谋逆,弑之于上都路南坡行幄。南坡在今内蒙多伦之西北, 事详《元史• 英宗纪》。3 U( T/ T  h% v5 b; B; b1 C( g
在左司参决机务,在台端振肃风纪,辞皆据经守律,不务刻深,而忌者往往因其鋭进,构为诬语以谗沮之。其出为总管也,亦藉是进秩之名,而阴以抑退之耳。虽不幸遂至大故,然使人有不尽用之嗟,则君未为无所见于时而死也。
: N" l) S/ L0 y. s4 a- x【释文】于氏之复官山东, 柳氏认为系遭倾轧之故, 不得不然。然认为有“进秩” 之名者,盖兵部侍郎乃闲散职务, 而益都路总管则独当一面, 职掌政、刑、经济大权,所谓 “ 阴以抑退之”者——岂在中书省尚有更重要职务擢拔之可能?《新元史》亦谓“ 忌者因其骤进, 造蜚语构之”,而年代不同——“遂除同知寿福院总管府事, 未几复拜兵部侍郎”, 未取柳氏之说, 或别有所据而云然?4 ]8 J9 N7 r' G6 v
昔君之父死呉中,菆(zán——丛积)其柩于呉,自曾祖妣、祖妣及其母髙氏六丧,皆在浅土。君解山东照磨,持母丧时始卜地于益都城南十里望城阜之原而序葬焉。今君之子将奉君袝(fù——合葬)其兆次,乃为书具其世出、历官、行治,请某识(zhì)诸其幽。某尝辱与君友,其再为助教某实荐起之,洎某补外,而君始显用,未及十年,已有幽明之间,铭固不可以不之予也。1 G0 B) X6 R4 f8 }
【释文】“菆其柩于呉”,借《礼记• 檀弓》上篇, “天子之殡也, 菆涂龙輴以槨” 之“菆涂” 之义, 表示暂时浅土丛葬于吴中, 以待来日之迁葬。 9 Q; @% z, _, m* a' D
“六丧” , 当系曾祖母(曾祖父字端叔)、祖父、祖母, 父与两母高氏、周氏(解按:“曾祖妣”当为曾祖父母二人,“两母”当为一母高氏——周氏则在于钦官山东时辞世,且趁此时机,遂与吴中三代六丧一道卜地序葬), 据下文“ 君, 周氏出也” , 于父如非丧妻再娶, 则钦系庶出。! g3 l9 C8 C% M
柳氏之“补外” , 据《柳待制文集》附录《元故翰林待制柳公墓表》, 当指泰定三年(1326), 柳氏五十七岁时, 出任江西等处儒学提举事,“ 君始显用” , 可能指于氏之“就拜监察御史, 迁中书左司都事” 事。

$ m' Q; g6 y8 s: b君之父以君贵,赠至中顺大夫、礼部侍郎、上骑都尉,追封河内郡伯;妣髙氏、周氏,并封河内郡君,而君周氏出也。君娶金氏,亦封河内郡君。子男二:曰潜、曰溥;女三:其二已行,其一尚幼。  n' H* W7 B! _. |
释文】依元代封赠之例, 中顺大夫、上骑都尉、郡伯, 皆正四品, 于氏官兵部侍郎时为正四品, 故其父之封赠亦与之相当, 详《元史• 百官志七》。7 J* G7 P+ D' s) Y7 c0 I
君官京师,尝题其斋曰“礨空”而记之,其所自得可知已。铭曰:* k) g0 V2 O# U% J2 G4 P$ s
学焉而仕,行其所知;
# y3 B* A% D0 r8 Y5 X6 @* P我安以徐,彼竞于驰;! h% l4 \3 p, n8 ?2 n# n6 _
方其欲翕,有或张之。) V  N$ j7 j! E6 t, V8 B) G
谓天匪私,亦毁于随。
; u. a* f' I6 M7 O* o贵而不年,则将尤谁;
7 ~9 l0 a0 X5 J: q# ^# t有子承家,贻尔庆基。. V6 Z% q2 `. E, a% N; R1 d
不朽者存,瑑此铭诗。
& r" n# _2 V& x/ n! B4 i太常博士江西儒学提举浦阳柳贯谨序$ P8 m# C: V( V; E$ u$ l9 g9 S. ~
【释文】“ 礨空” 一词, 源自《庄子•外篇•秋水》:“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 不似恐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 不似稊米之在大太仓乎? ” 据王先谦《庄子集释》引古注, “礨”音壘, 有小穴、小封与蚁冢等解释。称其斋居曰礨空, 有如称其寓所曰蜗舍、曰陋室, 在此则有淡泊自甘, 表示谦退之意。; {0 ~( ?5 R- W! G4 A8 ^  h; A$ J# W
“行其所知”语出《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引曾子语:“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高明光大,不在于它,在于加之意而已。”* g9 P9 V- C7 X4 z
“方其欲翕,有或张之”:语源《道德经》三十六章“将欲翕之,必固张之。”“翕”读xì,收敛;张,张扬
/ `7 z0 u" _( c" z% g“谓天匪私,亦毁于随”:意谓天道无私,理应福佑贤者,何以竟使于氏贵而不年?“亦毁于随”,语出韩愈《进学解》, “学成于思, 亦毁于随”。“随”有贬义, 指欠缺思考。; ]: n  ?3 j  J  ~% \
“不朽者存” , 取义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穆叔对范宣子问:“鲁有先大夫藏文仲, 既没, 其言立。……‘大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 此之谓‘三不朽’。” 此谓于氏其身虽没, 而德行功业仍然受到后代景仰。
8 h& f( ]+ @- V9 g瑑, 音篆, 原指玉器之雕刻成文, 在此指撰写。
; V4 E9 w- `- b- Z6 E0 I( C2 g
依据2012年4月版《齐乘校释》附录:《柳贯•于思容墓志铭简释》,参照《山东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四期刘敦愿《于思容墓志铭简释》编校        2012年6月22日   解乐晨于威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