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寻找有关河南民权(考城)龙门寺于姓的相关资料

20
回复
605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 1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多次黄河大水,有关河南民权(考城)龙门寺于姓的有关家谱等资料大多遗失,但我相信,在这之前一定会有一部分迁移到外地的宗亲,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关于此地于姓的信息,包括家谱、目前迁移出去后的居地、开枝散叶等等,希望知情人能跟贴,或直接与我联系:
' U( w6 r+ e( m( _0 GQQ:82996599
发表于 2013-4-18 10: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老谱丢失了,年轻人有的不管这事,难啊

点评

这个和于夔有密切的联系,据说目前山庙位置还在,一直没有人敢在上面建筑、生产,可惜坟地已经不在了  发表于 2013-4-18 11:21
发表于 2013-4-20 12: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莱阳姜疃西宅是于得万在明朝万历以后迁来具记载是始祖于得颜婆李妙冲自云南拨补军籍到赤山后到大水泊,发展起来而后分枝散叶,族谱上记载有千户于深的名字
发表于 2013-4-20 20: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唯一的法子只有去当地挖掘了,看看能不能出土什么来证明

点评

有这想法,据说有两块明清的石碑,兴修水利时给垫水渠地下了,但不知道在那段水渠底下  发表于 2013-4-20 22:02
发表于 2013-4-20 21: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于吧资料----
- Z8 Y) [6 m1 a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作为传说或者历史曾经存在过的记忆,大家有所了解也算是对于姓文化挖掘的一点贡献)
; i3 @2 g2 w$ l. A1 O! ?& X) @# `/ ~0 H! d6 J: T* R/ F8 ~$ K! s& f* L
龙门寺村,位于民权县城东九公里处,属民权县城关镇管辖。该村村民,现年九十岁高龄的李良英老人和现年八十九岁高龄的谢发云老人说:“从前,龙门寺村西头有座龙门寺院,得名龙门寺村。( ]  J2 j# Y9 ?  p
两位老人告诉我,听祖上传下来说:“龙门寺院始建于元朝前期,是明代于谦的祖上出资兴建的,当初,占地百余亩,北靠大堤,西临睢州坝湖水,地广人稀,环境优静,是佛家修行的好地方。龙门寺院座北朝南,建筑物分为前、中、后三大殿,左右廊房和山门,幢幢建筑,飞檐走兽,雕梁画栋,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大殿内的佛像,栩栩如生、千姿百态,整个寺院被树环绕。苍翠葱茏,巍蔚壮观,龙门寺院远近闻名。那时,僧徒如云,入龙门寺院译经传道,络绎不断。常年累月祈祷者众,诵经念佛,磬响钟鸣,不绝于耳。后来,山主于家也不断的出资供寺院的修缮与扩建,使寺院的规模越来越大。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因黄河屡经泛滥,龙门寺院在洪水肆虐中,摇摇欲坠,昔日的佛家圣地,已成为不茅之地,四周光秃秃的,如火燎一般,故有火烧龙门寺的传说。此地的于姓,就搬迁到堤北生存下来,于堂、于庄、于楼的祖先就是从这里搬迁走的,龙门寺院经历沧桑,在风雨飘摇中,由盛到衰,到两位老人记事时,寺院的建筑,只剩下前大殿和左右廊房。山门外的三座碑,碑身被淤埋的不足一市尺露出土面。前大殿和左右廊房,在冯玉祥提出拉神扒庙那时候被毁掉。山门前的三座碑,解放初期,不知被何人挖出弄走。”因两位老人没文化,碑文就一概不知了。  t) h# I  ?# c' b8 A- ~
两位老人领着,来到龙门寺院遗址,从现状看,寺院遗址现存四亩多地,无任何建筑物,生长的树木较多。前大殿原始地形,依然明显,高出地平面约三十厘米,两位老人说:“因为原先这里是龙门寺院的庙地,村民谁也不愿意把房子盖到这里。
+ i+ ~+ }# u, n; N8 R两位老人还告诉我,龙门寺院山主,于家的祖坟就在龙门寺村的南面,占地四亩,当初有坟累累,墓碑林立,长满了绿森的苍松古柏,十分肃穆。因为于谦祖上世代在朝为官,墓碑都是皇帝给立的,每逢清明节,于姓前来祭奠的人很多,骑马、坐轿、乘车,官民都有,十分隆重。解放前,堤北姓于的,清明节,都有人到于家坟遗址,点纸烧香,以表对祖先的怀念。老人们又把我带到了于坟的遗址。现在,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北距龙门寺村约二百米,南挨常庄寨村后毛草河北岸,东临民宁灌渠,西连一条南北乡间小道。两位老人所说的于坟,已无任何坟的遗迹,早已夷为平地,成为农田。: ?5 O/ Z8 Z0 e0 K) c$ {
于坟在龙门寺院的东南方,西地相距约六百米。
$ q/ g* O4 j; }9 _( k& v2 S* \9 A& |
口述人:李良英、谢发云2 f; U0 H' f- N6 d+ o* M
记录整理:于显光
2 H2 d7 d; m0 c; n$ Q4 t注:一、据王风洲明史料记中有康熙五十五年春黄洵识记载:“嗣后,同友会文龙门寺、巽隅,有坟累累,寺僧告予云,此先山主少保公祖茔也。’’
6 V0 q( D/ p* k* m- n8 |二、据民权县中医院医生张中建回忆,他在读六年级时(1966年),他在民宁灌渠岸边发现有一倒下的墓碑,碑文显示是当时翰林院大学士篆文,为于谦高祖于夔所立,后来此碑不知下落。高祖于夔当过元朝的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追封河南郡公。

点评

这个咱们站有  发表于 2013-4-20 22:02
发表于 2013-4-20 21: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于谦亲属        :) }! N  ^  }% A& X
于夔(高祖父)
* w% Z0 S/ j  ^- k  f& \4 b于九思(曾祖父)
9 n3 _/ Y) O" S+ g9 C  t" v' U于文(祖父)( y5 m! X# D# C* H* }  Z
于彥昭(父), Z& r! S8 [2 o- o' e, O# L
于冕(子)    也有一说:有第二子:于广

点评

还有一义子于康,也在于氏谱内记着  发表于 2013-4-21 09:01
发表于 2013-4-21 15: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于之 发表于 2013-4-20 21:11   w& i, _! k- c7 w* w. a0 s+ x; f
附于谦亲属        :8 W2 Y0 R& e& r3 j& A
于夔(高祖父)
& Z: Z* c; F* N2 R- c) m$ I1 x于九思(曾祖父)
+ b+ c, F! j! J, Z8 a) l
胜利宗亲:请把您家谱详细资料贴上来如何啊?

点评

于谦论罪下狱时,儿子于冕和养子于康、女婿朱骥就被贬谪龙门  发表于 2013-4-22 21:32
据我于氏族谱记载:先祖有三个儿子,长门于冕,二门为义子于康,三门于广,八二年修谱时,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同续,(我于氏族谱怕是只有二门的完全了,仅是我猜 想的,)  发表于 2013-4-21 18:15
发表于 2013-4-21 17: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3-4-22 08: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回去看看
发表于 2013-4-22 11: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4-22 17: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看% u. T5 L2 g' L9 m/ [
咱們這個網站
, X: [# N1 a9 O& l夠專業
$ r1 w. v# D. W( T, E$ r( W5 U爾後將引領咱于家後代子孫走向康莊
发表于 2013-4-28 07: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lai guo
发表于 2013-4-28 09: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我找找我们的谱对一下

点评

宗亲:咱们即是一个谱,那么宗亲肯定也是三门了(四祖于广后人)但不知宗亲是几世的??  发表于 2013-4-28 20:21
发表于 2013-4-28 09: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我找找我们的谱对一下
发表于 2013-4-28 10: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