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亲爱的游客

欢迎您的光临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第三方账号快捷登陆

  • 客服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020-82515729

    电子邮件

    yushizqh@126.com
  • APP

    下载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白沙滩王家口村

13
回复
350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8 09: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乳山县白沙滩王家口村人,辈分是仁 ,到我这辈是炳字辈,有谁能提供王家口村的来历,炳字辈以后是怎样排辈的?
发表于 2014-11-24 00: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冠星 于 2015-5-14 00:16 编辑
3 t; v7 o8 Q+ e# Q0 v+ [* _( Z2 k# s& P) |( D# j
   荣成斥山----乳山大孤山镇士子于家----白沙滩镇吉林村----于思清、于思惠由吉林村迁王家口
' z/ b3 v  ~; L+ w0 X! L% r7 Q5 L0 {2 A5 S/ `9 {/ o0 c1 {
  我把网上查到的”于思清、于思惠由吉林村迁王家口“告诉我父亲,他老人家说思字辈上面是应字辈,他小时候听老人说过。
( j* p# U9 S" G( l( \: e$ F5 w0 L( @. x8 N3 B1 Y2 n
我父亲说了,他小时候看过家谱,他记得很清楚,于应乐--(于思清 于思惠 )于思科
发表于 2007-8-18 11: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士子于家  明洪武年间,于姓由荣成县赤山迁此定居,因村西有一形似狮子的巨石取名狮子于家,清末更名于家,1980年更此名。现470户。- q* `" C( t. O) b9 f# |
大木  清顺治年间,于姓由狮子于家迁此定居。初以打磨为业,取村名打磨,后更为今名。现234户。) ~/ K+ `) G4 [/ a5 Z1 r: N- ^2 [
  
4 K) _3 N1 n  p  b# _. G八里甸  明成化年间,于姓由狮子于家迁此立村,因距大孤山八里而得名。明末,王姓由王家宅口迁入。清初,许、李、丁姓由许家埠、莱阳县岘子湾、河东迁入。现600户。
- o* l# Q* E" F' K9 U  $ r) h. N7 V( X# ^: ^, r$ b
东洋水  明嘉靖年间,王姓由朱家屯迁此,取名王家屋后。隆庆元年更此名。万历年间,孙姓由孙家埠迁此。清顺治年间,迟姓由莱阳县迟家庄迁入。乾隆年间,于姓由狮子于家迁入。后刁姓由刁家迁入。现280户。+ C/ ^) q8 o) u! Z* ?1 K7 y
  6 C, y0 D, H: j
吉林  明末,于姓由狮子于家迁此立村。因此地有棘子林,故称棘林,后演作今名。清康熙年间,姜姓由东峒岭迁入。后有任姓迁入。现240户。4 V: r5 J4 F8 c& i
  / s5 L4 l" q8 z9 e1 K2 C% ]  I/ l
林家塂?清康熙年间,林姓由东林家迁山塂处建村,故名。雍正年间,姜、丁姓由河崖、上夼迁入。乾隆年间,夏、于姓由光明顶、狮子于家迁入。现116户。
/ X; Y3 _& {! _7 ?5 e5 y5 Q  
9 E1 E2 ]1 k. K3 e, a1 d刘家塂?明崇祯元年,姜姓由姜格迁此建村姜家庄。清康熙元年,于姓由狮子于家迁入。雍正八年,刘姓由丈八石迁入。后因刘姓人众而更此名。现110户。: a$ v; E1 y* Y: a: i$ H
  
0 b9 B1 v0 i. X8 p* }小孤山  明嘉靖年间,于姓由狮子于家迁小孤山前定居,以山取村名。民国三十五年,刘姓由黄疃迁入。现368户。$ d$ N6 g* B0 |5 t
  
5 y* `: B% `. U* Z0 C辛家口  明弘治八年,辛本德由海阳县大辛庄迁此建村辛家,后更今名。清嘉庆年间,吕、于姓先后由文登县吕家集、士子于家迁入,孙姓由孙家埠迁入,刘姓由海阳县刘连庄迁入,王姓由牟平县王格庄迁入。现460户。$ B, v2 c) t4 j
  0 F, P4 g4 T+ j6 F* O
车家夼  清康熙年间,迟姓由文登县迟家庄迁此定居,此地曾有车姓建村车家夼,故袭原名。乾隆年间,宋姓由牟平县南台迁入。清末,杨、于、曲、辛等姓先后从牟平县羊岚、八里甸、北高格庄、南黄迁入。现160户。
# ~9 K* `1 f* k/ `% C  0 _% G) k0 y6 H8 N* p/ M2 b" B
潘家  明正统十二年,潘福寿由河南荥阳县迁此立村。民国末年,宋、于姓由南泓、小孤山迁入。现376户。- S) T* c/ t7 I. Z" `
 
7 U& p" v$ k" c8 X# C* Z9 M石硼杨家  清康熙二十年,于子会由小孤山迁此定居,后丁姓由河东迁入。前曾有杨姓居此,村后有一石硼,故袭用原名石硼杨家。现315户。
4 O/ G2 M0 `2 f' \乳山寨(3村)  北宋初年,在此屯兵设寨,因位于大乳山北,故名。军户黄姓落籍立村黄家疃。明代,黄姓迁走,相继有王、张、冷姓由莱阳县岘子湾和三山、平度县迁入。清初,先后有徐、李、于、阎姓由西圈、大崮头、辛家口、人石迁入。清末,姜、陈、石、崔等姓迁入。1945年,分为寨东、寨中、寨西3个行政村,现寨东420户,寨中430,寨西500户。& {, b' W' Q. I  g$ j
王家口  明正德年间,王、刘姓来山口处定居建村,故名。后二姓迁走。清乾隆十三年,于思清、于思惠由吉林村迁此定居,袭旧称。后单姓由大单家迁入。现420户。; y: h" H8 z& t% V& R; u
  8 \5 D; E  H% U9 @: k
邢家屯  清顺治年间,邢姓由文登县岛集迁此建村。后李、丁、于姓分别由念头、河东、王家口迁入。现240户。  q3 X+ \& @$ N4 N
  , I/ O/ P8 A6 _0 H9 G( o
归仁  金代前有村庄龟阴(因村南有岩石形似龟,故名),金末战乱被剿。明末,孙、刘姓由汤上和文登县鸭儿湾迁此立村,以原村名谐音取名。清代,先后有张、高、于姓从南黄、湾头、王家口迁入。现900户。$ e; T0 a9 r2 l1 c1 W
  ) t; C/ [# d* }; |
东姜家庄  明万历年间,姜姓由峒岭迁此建姜家庄村。清顺治年间,孙姓由东珠塂迁入。康熙年间,王姓由牟平迁入。清末,于姓由王家口、陈姓由牟平县陈家疃迁入。1980年更今名。现204户。6 t" {  w4 w. Y) s9 Z% P4 z
  
9 P3 d  r8 E9 K; l孔家庄  明万历年间,孔彦蛟由牟平县五里头迁此立村。清雍正年间,李姓由李家迁入。清末,于、宋姓分别由王家口、南泓迁入。现273户。
发表于 2007-9-26 11: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听父亲说,老家是白沙滩王家口的,父亲的名字是:于天方。我这辈也是‘秉’字,顺序下来是:(音)秉振更胜启,方连家世长。) p0 G; d& o; O
我现在也想知道更详细的信息。
发表于 2007-8-27 1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個不是很清楚啊。。。應該問你們村裏面的老人阿。或者可以去士子于傢問一下才對。。。。
发表于 2007-8-18 11: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士子于家  明洪武年间,于姓由荣成县赤山迁此定居,因村西有一形似狮子的巨石取名狮子于家,清末更名于家,1980年更此名。现470户。4 R' E. p% A# K8 J7 K% S* M: S  T$ O
  吉林  明末,于姓由狮子于家迁此立村。因此地有棘子林,故称棘林,后演作今名。清康熙年间,姜姓由东峒岭迁入。后有任姓迁入。现240户。" n) p) L) Y# {+ W) [
  王家口  明正德年间,王、刘姓来山口处定居建村,故名。后二姓迁走。清乾隆十三年,于思清、于思惠由吉林村迁此定居,袭旧称。后单姓由大单家迁入。现420户。
发表于 2007-8-27 13: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管理员于复林

你的帖子我看了很高兴,知道王家口村的来历,但不知辈分仁 义 礼 智 信,到我这辈是炳字辈,,炳字辈开始是怎样排辈的?能告诉我吗,谢谢了
发表于 2014-11-24 00: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冠星 于 2015-5-14 00:07 编辑 + h1 E, y* E9 v# j# i3 N
7 Z) c$ k/ c+ s, X5 _6 C
  应思  仁义礼智信,炳正宗言启,方连家世长. }$ S+ ?: u* o2 A
  于应乐--(于思清 于思惠)于思科--于万礼 于万言         “思”字辈弟兄三个,老三于思科从白沙滩王家口迁到白沙滩焉家(住姥家),不几年,“万”字辈由焉家迁徐家镇邢家屯,当时两个“仁”字辈已经二十多岁。因距离较近,上世纪六十年代还去王家口上宗。我父亲“智”字辈,还健在,83岁了也是老家唯一一个“智”字辈老人;我'信"字辈,48岁,曾用名于信祝,因有重名,高中时改成现在的名字,”信“字辈大都在70-80岁,我是小的了。电话18063117766
发表于 2014-11-24 00: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冠星 于 2014-12-28 00:44 编辑
! T( ]/ y% ]' y9 O5 l' L6 E7 ^: s* F9 q
于姓是乳山第一大姓,分支也多,能摆上辈的就很近的了。看过 吉林通化的于秉江---秉振更胜启---我感觉也很有道理,以前读书人少根据发音记录难免有偏差,不过王家口和我老家都用---炳正宗言启---现在”宗“字辈都十多岁了。
发表于 2016-7-10 19:35: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家口后人可以加我,我叫于炳超
发表于 2016-7-10 19:39: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家口后人可以加我,我叫于炳超1010698477qq   电话18100386090   王家口于氏来自司马庄,才思友应汰成万仁义礼智信,炳正宗延启,继世守忠经。
发表于 2016-7-10 22:48: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家口后人可以加我,我叫于炳超1010698477qq   电话18100386090   王家口于氏来自司马庄,才思友应汰成万仁义礼智信,炳正宗延启,继世守忠经。
发表于 2016-7-10 22:54: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复林 发表于 2007-8-18 11:34+ A0 M; C* l6 H9 [4 p
士子于家  明洪武年间,于姓由荣成县赤山迁此定居,因村西有一形似狮子的巨石取名狮子于家,清末更名于家, ...

( m4 \, h. U$ L) E6 d4 L; G复林宗亲,我王家口于氏家庙大门封,斥山世业,司马家风!王家口于氏来自司马庄我有家谱为证。吉林于氏有两支一支司马庄一支狮子于家,我们家族来吉林比较晚一些但是我们确实人支非常旺的一支司马庄于氏后人
发表于 2016-7-11 12:45: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家口后人非狮子于家后人!!!王家口后人加我101069847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寻根问祖热线

13105230123

服务时间:工作日9:30-21:00
广州市黄埔区科珠路232号1栋401-2
邮箱:yushizqh@126.com
  • 官方微信→

  • 手机触屏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模板制作:Neoconex星点互联

技术支持 皇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068981号 )